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

ID:15127312

大小:3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1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_第1页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_第2页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_第3页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_第4页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作者:蔡荣 孙农 张松 朱伟民【摘要】目的:探索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严重3~4部分骨折方法。方法:4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男3例,女1例,年龄64~71岁,平均66.2岁。按Neer分型法分型,3例4部分、1例3部分粉碎性骨折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结果:经术后6月~3年随访,平均随访10.5月,按半关节成形改良评分系统SSMH综合评分,优1例,良2例,可1例。结论:对于肱骨近端严重3~4部分骨折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术中应尽可能重建大小结节的解剖位置,修复肩袖损伤,术后积极进行功能康复训练有助于功能改善,提高生活质量。【关

2、键词】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人工肱骨头置换术人工肱骨头置换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我们自2004年10月至2008年4月对4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6  1.1 对象 男3例,女1例,年龄64~71岁,平均66.2岁。按Neer分型法分型[1],3例4部分、1例3部分粉碎性骨折。受伤原因为摔伤(肩部着地或手掌着地扭转);4例患者受伤时间均不超过1周,身体状况良好,无手术禁忌。术前常规摄正侧位X片及CT片,检查显示为1例肱骨头向后外旋转移位,肱骨头压缩骨折范围大于关节面40%;3例肱骨头向前外与肱骨近端短缩重叠移位;4

3、例肱骨头均有不同程度的粉碎性骨折,伴大小结节的破损,不伴有关节盂及肩峰的骨折。  1.2 方法 全麻,仰卧位,用软棉垫将患肩垫高,手术顺三角肌内侧缘进入,注意头静脉及内侧血管神经鞘的解剖位置,尽量保护肩袖及周围软组织,沿肱骨解剖颈“T”形切开关节囊,暴露肱骨头及大小结节。不可随意去除破碎的大小结节骨块,并注意尽量保护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在肱骨大小结节的附着点。取出肱骨头,测量其大小,逐步扩髓,安装试模。以结节间沟或前臂纵轴为标志,调整试模位置,使术后肱骨头获得140°~145°颈干角及35°~40°后倾角。安装正式假体,复位,检查肩关节活动及稳定性,用22号钢丝将破碎的

4、肱骨头大小结节捆扎在肱骨假体柄近端,仔细修补破损的肩袖,放置负压引流,关闭伤口。  术后处置:颈腕悬吊,术后1d开始进行主动握拳的肌肉收缩运动,术后2d逐渐进行肩关节前后钟摆式运动,术后36d进行肘关节屈伸运动,术后3周逐渐做肩关节内收、外展运动并开始进行肩关节上举锻炼,在医师指导下鼓励患者正常使用患侧肩关节,定期门诊随访。  2 结果  按美国半关节成形改良评分系统(scoringsystem-modificationforhemiarthroplasy,SSMH)[2]综合对肩部疼痛、功能康复、肌力及运动范围3项内容进行评分,每项满分10分,共30分。优:27分以上;良:24~

5、27分;可:14~24分;差:低于14分。术后随访6月~3年,平均随访10.5月。本组评分平均27.12分,疼痛方面平均9.00分,功能方面平均8.00分,肌力与运动方面平均7.62分;4例中优1例,良2例,可1例。肩关节主动活动平均前屈110°,外展85°,外旋25°,内旋至80°;被动活动平均前屈120°,外展95°,外旋30°,内旋至85°。无撞击综合征发生,平均肌力4~5级。1例术后随访2年时X片检查显示有假体柄轻度下沉,1例随访1.5年时X片检查显示关节周围骨赘形成,但均对关节活动无明显影响。  3 讨论6  3.1 人工肱骨头置换与其他治疗方法的比较 随着CT及MRI的

6、发展,我们对肱骨近端骨折的复杂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出现了很多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方法的选择也受到患者年龄、骨折类型、损伤程度、骨质状况及患者对功能的要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3]。在比较了以往的患者后我们看到,对于按Neer分型1、2部分骨折以非手术治疗为主,效果较为理想;但对于肱骨近端严重3~4部分骨折,石膏及小夹板外固定不能达到有效的解剖复位,造成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僵直等,不但不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还耽误了患者宝贵的治疗时间;对于较为年轻,不伴有骨质疏松的肱骨近端严重3~4部分骨折患者,可根据骨折情况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效果肯定;但对于年龄较高,伴有骨质疏松的肱骨近端严重3~

7、4部分骨折的患者,由于存在肱骨头坏死、骨不愈合、关节粘连等并发症,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常常造成肩关节功能丧失;而采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手术可以早期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有效的改善了关节功能。  3.2 人工肱骨头置换手术指征 针对高龄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肱骨头缺血性坏死、肩部恶性肿瘤等以往难以治疗的疾病,肩关节置换手术取得了较好的疗效[4]。对于肱骨近端3、4部分骨折的老年患者,尤其是那些骨质疏松的患者,开放复位内固定术失败的风险大大提高,早期行肱骨头置换术是合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