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调查与思考

建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调查与思考

ID:15128531

大小:49.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8-01

建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调查与思考_第1页
建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调查与思考_第2页
建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调查与思考_第3页
建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调查与思考_第4页
建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调查与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调查与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调查报告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要“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是新形势下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这一伟大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急功近利,不能死搬研究书本上的理论。它要求党的心中必须有“人”,回归“人本”,给普通党员以充盈的人文关怀,完善和改进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使之制度化、经常化,不仅关系到党的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的生成,还关系着党内和谐

2、局面的构建。完善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应积极探索基层党员干部利益保障的新路子,研究出台符合我街党支部建设实际的一些新举措,努力使党员干部在个人利益上有保障,工作上有激情,前进上有动力,后顾时无忧虑。如何建立健全党内以激励为核心,以关怀为宗旨,以帮扶为途径的长效机制,更加有效地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是我们基层支部建设面临的重要理论课题和实践任务。一、充分认识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的重大意义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必须扎实抓好党员队伍建设这一基础工程。在不断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新形势下,党员队伍思想观

3、念多变性、利益需求多样性、收入分配差异性的特征日益明显,对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客观需要,是尊重党员权益、落实党员主体地位的必然要求,是增强党员归属感、荣誉感和责任感的重要举措,对于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都具有重要意义。重视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特别是近年来,中央通过财政拨款和下拨党费,对建国前入党的农村老党员和未享受离退休待遇的城镇老党员发放定额补贴,大力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社区党组织办公场所建设,

4、改善基层党组织的工作环境,在党内外产生了良好反响;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党内激励、关怀、帮扶的有效途径,取得了明显成效。实践证明,激励出动力,关怀出亲和力,帮扶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各级党委一定要以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努力在全党形成上级党组织为基层党组织服务、基层党组织为党员服务、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为群众服务的生动局面。(一)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客观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把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机统一起来。这是我们党执

5、政理念最具时代特征的阐释和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已经拥有7400多万党员、近400万基层党组织的庞大队伍。党员队伍和党的基层组织思想观念多变性、利益需求多样性、收入分配差异性、发展不平衡性的特征日益明显。要实现党组织的良性运行,就需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完善的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来对党员和党组织的行为及运行进行约束与协调。因此,建立完善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是适应党的建设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党组织运行的润滑剂和助推器,有利于帮助化解党内矛盾,激发党内活力,营造党内和谐氛围,夯实党的组织基础。(二)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是尊重党员权益、落实党员主

6、体地位的必然要求。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增强党的决策的民主特质,是新时期党的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党内民主政治建设,需要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来支持。没有完善的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就没有党的组织机构和党员之间的良性沟通,就没有党员主体地位实质上的对等,切实保障党员权利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是尊重党员民主权益,落实党员主体地位的迫切要求,对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三)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是顺利完成党和国家提出的新时

7、期宏伟建设目标的现实要求。广大党员及党的基层组织依附的经济社会基础和建设发展水平,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所处的地位,不仅制约着党在社会基层的执政能力,还是展示党员和党的基层组织先进性具体要求的重要标准,更是直接反映党的战斗力、凝聚力的一面镜子。我们党提出到2020年,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的奋斗目标。新的奋斗目标客观要求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以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的归属感、荣誉感和责任感,增强党的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团结和带领全体人民奋勇拼搏,确保党和国家新的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