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考卫生化学总结

期考卫生化学总结

ID:15132971

大小:36.02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8-01

期考卫生化学总结_第1页
期考卫生化学总结_第2页
期考卫生化学总结_第3页
期考卫生化学总结_第4页
期考卫生化学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期考卫生化学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名词解释第三章1、标准物质:已经确定了一种或几种特性值的,用于校准设备、评价测定方法或确定材料特性量值的物质或材料。2、加标回收率(%)=加标回收率=(加标样品测定值-样品测定值)加标量×100%方法准确度3、有效数字:在测量中能测到的有实际意义的数字。4、systematicerror(系统误差):分析过程中,由某些确定性经常性的因素引起的误差。(可以发现和消除)5、accuracy(准确度):准确度描述的是被测组分的测量值与其真值之间的符合程度。6、precision(精密度):精密度描述的是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对同一样品多次平行测定,其分析结果间的一直程度。7、sensiti

2、vity(灵敏度):测定方法对待测物质的单位浓度或单位量的变化所引起的响应值的变化程度。第四章1、electromagneticspectrum(电磁波谱):电磁辐射按波长或频率顺序排列称为电磁波谱。2、Absorptionspectrum/curve(吸收光谱或吸收曲线):测定吸光物质溶液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以波长为横坐标,相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所绘制的曲线。3、transmittance(透光度):指透过光强度It与入射光强度I0之比。用T表示。T=It/I04、absorbance(吸光度):入射光强度与透射光强度的比值的对数值。A=lg(I0/It)=lg(1/T)=KbcT

3、=10-A5、molarabsorptivity(摩尔吸光系数):指在一定波长下,溶液浓度为1mol/L,液层厚度为1cm时的吸光度。6、standardcurve(标准曲线法):配置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在选定波长下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标准溶液的浓度为横坐标作图,得一直线。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测定试样溶液的吸光度,然后从标准曲线上查出相应于吸光度的试样溶液浓度。7、referencesolution(参比溶液):测量溶液的吸光度时,同于调节透光度100%(A=0)的溶液。目的是扣除吸收池溶剂及溶液中其他组分等对入射光的折射、反射和吸收。第九章1、galvaniccell

4、(原电池):能自发地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102、液体接界电位:由于正负离子的扩散速率不等,在组成不同或浓度不同的两溶液的接触界面上产生的电位差。3、electrodepotential(电极电位):金属和电解质溶液界面的相间电位。4、SHE:标准氢电极。在任何温度下,其电位值为零。5、ISE:离子选择性电极电位。E=E0+/-(2.303RT/nF)lgai6、参比电极:在温度、压力一定的条件下,其电极电位准确已知,且不随待测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变化而变化。甘汞电极和银/氯化银电极。7、指示电极:电极电位随待测离子活度(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并且二者之间的关系符合Nernst方程。8

5、、选择性系数Ki、j:表示其他共存离子j对相应离子i的干扰程度。Ki、j=ai/ajZi/Zj(Z表示电荷数)9、电极斜率:指在相应曲线的线性范围内,待测离子浓度每变化10倍,所引起的电极电位变化值。理论值:2.303RT/nF10、线性范围:指符合Nernst方程的活度(浓度)范围。11、检测下限:将响应曲线的直线部分延长,与曲线部分所作切线的交点所对应的活度(或浓度)即为检出下限。第十二章1、chromatography(色谱法):又称层析法。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固定相和流动相)中吸附、分配、离子交换、亲和力、分子尺寸等差异,使固定相对各组分的保留作用不同,当两相作相对运动时,

6、不同组分产生反复多次的差速迁移而进行分离分析的方法。2、partitionchromatography(分配色谱):利用试样中各个组分在互不相溶的固定相和流动相中溶解度的不同而实现分离的色谱法。3、adsorptionchromatography(吸附色谱):根据吸附剂对样品中各组分吸附能力的不同而实现分离的色谱法。4、distributioncoefficient(分配系数):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组分在固定相(s)和流动相(m)之间的分配达到平衡时,组分在s中的浓度和m中的浓度之比,用K表示:K=cs/cm5、exchangecapacity(交换容量):每克干树脂能参加交换反应的

7、活性基团数称为交换容量。6、ionexchangechromatography(离子交换色谱法):用离子交换树脂作为固定相的液相色谱法。7、degreeofcrosslinking(交联度):离子交换树脂中交联剂的含量。108、edgeeffect(边缘效应):同一组分的斑点在薄层板中部比在边缘移动速度慢,即同一组分的Rf值在薄层板中部小于边缘两侧的现象。9、adsorptionisotherm(吸收等温线):在一定温度下,组分在吸附剂表面倍吸附达到平衡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