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壳防护等级的分类

外壳防护等级的分类

ID:15152569

大小:4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01

外壳防护等级的分类_第1页
外壳防护等级的分类_第2页
外壳防护等级的分类_第3页
资源描述:

《外壳防护等级的分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外壳防护等级的分类GB4208-84本标准以外壳防护能力为基础,规定了最高电压不超过69kV(如有需要,经供需双方协议,额定电压可不超过72.5kV),借助外壳防护的电气设备的外壳的分类分级系统,同时规定了考核各种等级外壳防护性能的型式试验方法。  本标准中的分类系统所包括的防护形式有:  a.防止人体触及或接近外壳内部的带电部分和触及运动部件(光滑的旋转轴和类似部件除外),防止固体导物进入外壳内部。  b.防止水进入外壳内部达到有害程度。  本标准仅考虑在各个方面均符合设计规定的外壳。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外壳的材料和工艺应能保证达到本标准的要求。纯粹为人身安全而设置在外壳

2、外部的栏栅等防护措施不算作外壳的一部分。  外壳外部的运动部件如风扇等的防护由有关专业的相应标准规定。  本标准不规定有关机械损坏,易爆、腐蚀性气体或潮湿(例如由凝露所引起的),霉菌,虫害等条件下的防护等级。本标准等效采用IEC529(1976年第一版)《外壳防护等级的分类》,包括1978年的第一次修改和1983年的第二次修改。1 代号(分类分级系统)  表示防护等级的代号通常由特征字母IP和二个特征数字组成。第一位数字指引言a项中所述防护等级,第二位数字指引言b项中所述防护等级。特征数字的含义分别见表1和表2。  采用说明:  对引言部分内容作了编辑性修改,将某些使用本

3、标准的说明删去,而放在编制说明中。  采用时的差异:  IEC529-76规定“适用于额定电压不超过72.5kV……的电气设备……””,我国无此电压等级,与之最接近的是69kV,故本标准规定“适用于最高电压不超过69kV(如有需要,经供需双方协议,额定电压可不超过72.5kV)……的电气设备……”。  表1 第一位特征数字所代表的防护等级注:①表中第2栏“简短说明”不应用来规定防护型式,只能作为概要介绍。  ②第一位特征数字为1至4的设备应能防止三个互相垂直的尺寸都超过第3栏相应数字,形状规则或不规则的固体异物进入外壳。  ③对具有泄水孔或通风孔的设备第一位特征数字为3和

4、4时,其具体要求由有关专业的相应标准规④对具有泄水孔的设备第一位特征数字为5时,其具体要求由有关专业的相应标准规定。  表2 第二位特征数字所代表的防护等级注:①表中第2栏“简短说明”不应用来规定防护型式,只能作为概要介绍。②表中第二位特征数字为8,通常指水密型,但对某些类型设备也可以允许水进入,但不应达到有害程度。  1.1 单一特征数字  如仅需用一个特征数字表示防护等级时,被省略的数字必须用字母X代替。例如IPX5或IP2X。  1.2 补充字母  如需要时,可加一补充字母以表示某种附加含义。此时,该标准必须明确说明在分类分级试验中应增加的试验方法。  补充字母由有

5、关专业的相应标准规定。  采用说明:为使本标准内容更紧凑,1.2条中的三个补充字母放在一起说明。  例如:旋转电机所用的字母S、M(标于特征数字后)和W(标于IP与特征数字之间)  含义如下:    S——防止水进入内部达到有害程度的试验是在设备不运转(如电机静止)的情况下进行。    M——防止水进入内部达到有害程度的试验是在设备运转(如电机运行)的情况下进行。    W——在规定的气候条件下使用并具有附加的防护措施或方法。  如无补充字母S和M时,则表示这种防护等级在所有正常使用条件下都适用。  1.3 代号举例此代号指外壳能防止大于1mm的固体进入内部,并且防溅。 

6、此代号指外壳能防止大于12mm的固体进入内部,并且防淋。防淋试验是在设备不运转的情况下进行的。2 防护等级——第一位特征数字  表1第3栏说明第一位特征数字所代表的防护等级能“防止”进入外壳的物体的细节。  术语“防止”一词表示能防止人体的某部分,手持的工具或金属线等进入外壳,即使进入也能与带电部分或有危险的运动部件之间保持足够的距离(光滑的旋转轴及类似零件不作为危险运动部件)。  适用于某一防护等级的外壳也适用于表1中所有低于该防护等级的各级。一般不必另做较低防护等级的试验。  3 防护等级——第二位特征数字  表2第3栏说明第二位特征数字所代表的每一种防护等级外壳的防

7、护型式细节。  适用于某一防护等级的外壳也适用于表2中所有低于该防护等级的各级。一般不必另做较低防护等级的试验。  4 标志  标志的要求应在各有关专业的相应标准中规定。  如外壳的一部分与另一部分防护等级不同,或使用补充字母(见第1.2条)表示另一种防护等级时,其标志方法应由有关专业的相应标准规定。  如果设备的安装对防护等级有影响时,制造厂必须在安装说明书或其它类似文件中指出。详情请咨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