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气发酵原理及工艺(ppt)

沼气发酵原理及工艺(ppt)

ID:15177915

大小:2.34 MB

页数:113页

时间:2018-08-01

沼气发酵原理及工艺(ppt)_第1页
沼气发酵原理及工艺(ppt)_第2页
沼气发酵原理及工艺(ppt)_第3页
沼气发酵原理及工艺(ppt)_第4页
沼气发酵原理及工艺(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沼气发酵原理及工艺(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沼气技术概念蒙牛沼气工程沼气是由微生物产生的一种可燃性混合气体,其主要成分是甲烧(CH4),大约占60%,其次是二氧化碳(C02)大约占35%,此外还有少量其他气体,如水蒸气、硫化氢、一氧化碳、氮气等。不同条件下产生的沼气,成分有一定差异。例如人粪、鸡粪、屠宰废水发酵时,所产沼气中的甲烷含量有时可达70%以上,农作物秸秆发酵所产沼气的甲烷一般为55%左右。鸡粪、糖蜜酒精废水所产沼气硫化氢浓度分别达到4000mg/m3和10000mg/m3。空气中如含有8.6~20.8%(按体积计)的沼气时,就会形成爆炸性的混合气体。沼气除直接燃烧用于炊事、烘干农副

2、产品、供暖、照明和气焊等外,还可作内燃机的燃料以及生产甲醇、福尔马林、四氯化碳等化工原料。沼渣、沼液含有17种氨基酸、多种活性酶及微量元素,可作畜禽饲料添加剂。沼气是由意大利物理学家A.沃尔塔于1776年在沼泽地发现的。1916年俄国人Β.П.奥梅良斯基分离出了第一株甲烷菌(但不是纯种)。目前世界上已分离出的甲烷菌种近20株,中国于1980年首次分离甲烷八叠球菌成功。世界上第一个沼气发生器(又称自动净化器)是由法国L.穆拉于1860年将简易沉淀池改进而成的。1925年在德国、1926年在美国分别建造了备有加热设施及集气装置的消化池,这是现代大、中型

3、沼气发生装置的原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沼气发酵技术曾在西欧一些国家得到发展,但由于廉价的石油大量涌入市场而受到影响。后随着世界性能源危机的出现,沼气又重新引起人们重视。1955年新的沼气发酵工艺流程──高速率厌氧消化工艺产生。它突破了传统的工艺流程,使单位池容积产气量(即产气率)在中温下由每天1立方米容积产生0.7~1.5立方米沼气,提高到4~8立方米沼气,滞留时间由15天或更长的时间缩短到几天甚至几个小时。中国于20世纪20年代初期由罗国瑞在广东省潮梅地区建成了第一个沼气池,随之成立了中华国瑞瓦斯总行,以推广沼气技术。1985年中国农村户用沼气池

4、的数量达500万个。目前中国高速率厌氧消化工艺生产性试验装置已在糖厂和酒厂正常运行。农业废弃物对于环境污染的影响农业与自然循环及环境调和的关系对于环境的影响可分为水系固形物水污染的情況地下水的污染河川的污染大城市郊区的集约化大型畜禽养殖场,畜禽粪便不仅没有被认为是资源,而且被视为环境污染的污染源。一些畜牧场的粪便没有出路,长期堆放,任其日晒雨淋,致使空气恶臭,蚊蝇孽生,污染周围水环境。在畜牧业昼产中,清洗、消毒等所产生的污水数量大大超过畜禽粪便的排放量,这些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和消毒剂的化学成分,且可能含有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等。前言—意义垃圾填

5、埋场据国外媒体报道,日前美国“垃圾管理公司”(Waste Management Inc.)--北美最大的垃圾运输和垃圾发电经营商宣布,未来5年该公司将在60处垃圾处理场投资4亿美元建设垃圾沼气发电装置,这是该公司迄今为止最雄心勃勃的项目计划。该计划包括安大略4个和魁北克2个垃圾处理场。          垃圾场是美国沼气释放的主要来源,占此类释放的34%。沼气是除二氧化碳之外对全球气候变暖造成影响的第二大人工产品。项目牛猪羊粪家禽粪总量Tp/万t·a-1148.1115.916.1883.49362.9TN/万t·a-1900.0307.581.9

6、7199.641597.6粪便量/万t·a-1107533271413415618875173216我国畜禽粪便氮、磷含量及粪便总量前言—意义我国畜禽粪便产生量很大,每年产生的量约为17.3亿t,其中牛粪10.7亿t、猪粪2.7亿t、羊粪3.4亿t、家禽粪1.8亿t,畜禽粪便中含有的氮、磷量分别为1597万t和363万t,与1995年我国化肥施用量折纯氮、磷量分别为2021.9万t和632.4万t相比,畜禽粪便中的氮、磷含量相当于我国同期施用化肥量的78.9%和57.4﹪。据测定,猪场污水中总固体物为15~47g/L,COD(化学耗氧量)为5.5~

7、32.5g/L,牛场污水沉淀物中COD为14~32.8g/L,BOD(生物耗氧量)为4.2~5.2g/L,总固体悬浮物6g/L。在1ml牧场污水中有83万个大肠杆菌、69万个肠球菌。未经过处理的污水流入河流、水塘、湖泊,由于细菌的作用,大量消耗水中的氧气,使水体由好氧分解变为厌氧分解,水质变臭,并导致富营养化,既污染环境,又危害人体健康。前言—意义什么是微生物?到目前为止,绿色的地球是唯一为人类所认知的一块生命的栖息地。地球除了有植物和动物外,还有一种很小很小的用肉眼看不见的生物.这就是微生物.它们是一些个体微小、构造简单的低等生物。大多为单细胞,

8、少数为多细胞,还包括一些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显微镜下的微生物微生物“出生”最早,地球诞生至今已有46亿多年,最早的微生物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