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

ID:1517927

大小:715.50 KB

页数:44页

时间:2017-11-12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_第1页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_第2页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_第3页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_第4页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疾病概况:慢性肾衰竭是由各种原发性肾脏疾病或继发于其他疾病引起的肾脏进行性损伤和肾功能的逐渐恶化。当肾脏功能损害发展到不能维持机体的内环境平衡时,继而导致身体内毒性代谢产物的积蓄、水及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全身各系统受累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症状。如果不进行有效治疗,会损害全身多脏器、多系统的生理功能,严重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目前慢性肾衰竭在广西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尿毒症已经是内科住院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常见病因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多囊肾梗阻性肾病病因与发病机制病因肾单位不断破坏健存肾单位日益减少肾功能

2、失代偿肾功能衰竭发病机制1.健存肾单位日益减少GFR↓(矫枉)浓度正常机体损害(失衡)(促进排泄)血中某物质(P)↑某因子(PTH)↑发病机制2.矫枉失衡高灌注、高血压和高滤过等代偿性变化是导致肾小球硬化和残存肾单位进行性毁损的重要原因发病机制3.肾小球过度滤过发病机制4.肾小管-肾间质损害肾小管-间质的纤维化是慢性肾脏疾病发展至终末肾衰竭的主要原因限制蛋白质摄入量,可减轻尿毒症的症状,透析清除代谢废物明显改善尿毒症症状发病机制5.尿毒症毒素学说发病机制6.脂质代谢紊乱高脂血症可激活单核-巨噬细胞,释放生物活性物质,导致肾脏

3、损害尿毒症各种症状的发生机制1、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2、尿毒症毒素在体内的蓄积●小分子含氮物质(尿素、尿酸等)●中分子毒性物质(激素等)●大分子毒性物质(胰升糖素等)3、肾的内分泌功能障碍一、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1、钠、水平衡失调2、钾的平衡失调3、酸中毒4、钙和磷的平衡失调5、高镁血症临床表现(1)高血压(2)心力衰竭(3)心包炎可分为尿毒症性或透析相关性(4)动脉粥样硬化(5)呼吸系统症状二、心血管和肺症状1.贫血:正常色素性正细胞性贫血三、血液系统表现①EPO生成减少②CRF时潴留的毒性物质抑制RBC的生成③R

4、BC破坏加速*毒物作用于RBC膜,ATP酶的活性↓,钠泵失灵,RBC膜的脆性↑,易于破坏*肾血管内纤维蛋白沉着,RBC流动,机械损伤④铁的再利用障碍⑤出血贫血发生的机制:2.出血倾向表现为皮肤淤斑、鼻出血、月经过多、外伤后严重出血、消化道出血等多认为是血小板质的变化而非数量减少引起,如血小板粘附和聚集功能下降、血小板第三因子释放减少等WBC可减少,白细胞趋化、吞噬和杀菌能力减弱,易发生感染3.白细胞异常四、神经、肌肉系统症状早期:疲乏、失眠、注意力不集中性格改变、抑郁、记忆力减退、判断错误,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加,如肌肉颤动、痉

5、挛和嗝逆等尿毒症时精神异常、惊厥、昏迷等五、胃肠道症状食欲不振(常见的最早期表现)恶心、呕吐口气常有尿味消化道出血病毒性肝炎(透析患者发病率较高)六、皮肤症状皮肤搔痒(常见症状)面部肤色常较深并萎黄,有轻度浮肿感(尿毒症面容)下肢浮肿或皮肤粗糙、弹性差七、肾性骨营养不良症为尿毒症时骨骼改变的总称,常表现为:纤维性骨炎肾性软化症(小儿为肾性佝偻病)骨质疏松症肾性骨硬化症肾性骨营养不良机制:⑴钙磷代谢障碍及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质疏松和骨硬化⑵VitD代谢障碍   佝偻病和骨软化⑶酸中毒:①促进骨盐的溶解②干扰1,25-(OH)

6、2D3合成,抑制肠对钙磷的吸收八、内分泌失调胰岛素、胰升糖素及甲状旁腺素作用延长小儿性成熟延迟女性雌激素水平降低,男性性欲缺乏九、代谢失调及其他●体温过低●碳水化合物代谢异常(CRF时原有的糖尿病需胰岛素量会减少)●高尿酸血症●脂代谢异常(透析亦不能纠正)疗法简介:中药灌肠疗法是将中药(生大黄30g、龙骨20g、牡蛎20g,湿热者加黄柏10g、阳虚者加制附片10g)浓煎取200ml高位保留灌肠的治疗方法。对慢性肾衰竭疗效确切、方法简单、费用低廉,且不需要大型医疗设备,已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尤其对于在肾功能代偿期和肾功能失代偿期

7、疗效显著。二、疾病诊断标准:西医标准:参照中华内科杂志编委会肾病专业组1993年拟定标准。慢性肾衰竭是指慢性肾脏病或累及肾脏的疾病所引起的慢性肾功能减退,由此产生的各种临床症状和代谢紊乱所组成的症候群。分期诊断标准如下:255075100内生肌酐清除率占正常值的%临床表现氮质血症期肾功能衰竭期尿毒症期无症状期肌酐清除率(Ccr)(ml/min)血肌酐(Scr)μmol/L(mg/dl)肾功能代偿期50-80133-177(2)肾功能失代偿期20-50186-442(2.1-5.0)肾功能衰竭期10-20451-707(5.1

8、-7.9)尿毒症终末期<10≥707(8.0)中医标准:根据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临床表现、原发病、演变经过和预后看,属中医古代文献中的“关格”、“水肿”、“癃闭”、“虚劳”、“呕吐”、“溺毒”、“肾风”等范围。关格关格是一种小便不通与呕吐并见的病名《伤寒论》平脉法指示:“关则不得小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