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法律制度 课件

秦朝法律制度 课件

ID:15180433

大小:63.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8-01

秦朝法律制度 课件_第1页
秦朝法律制度 课件_第2页
秦朝法律制度 课件_第3页
秦朝法律制度 课件_第4页
秦朝法律制度 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秦朝法律制度 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秦朝法律制度教学目的:一般了解秦朝的建过程及巩固统一的措施,一般掌握秦朝的司法机关和诉讼制度,掌握秦朝的立法指导思想,法律形式,刑名和罪名,定罪量刑的原则,经济立法。教学内容:法制指导思想,法律形式,刑事法律内容,民事法律内容,司法制度等教学重点:秦朝的法律形式,刑名和罪名。教学难点:秦朝的立法指导思想和诉讼制度授课方法:讲授、答疑教学时数:4学时主要参考书目:北大法学院编:《北京大学法学百科全书》(法制史卷),北大出版社2000年版武树臣编:《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一、历史概述战国后期,经过商鞅变法,秦国成为七

2、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通过战争,不断兼并东方邻国的土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中国封建法制也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秦律继承商鞅变法以来秦国的法制,集秦国以来封建法律之大成,有了第一部推行于全国的封建法典,体现了中国早期封建法制的特色。进一步确立并发展了一整套以严刑峻法、苛政暴敛等重刑主义为特色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大一统的法律制度。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野蛮的“焚书坑儒”,不分亲疏,不分贵贱的法家思想,也就成为他所奉行的行

3、为准则。他统一中国后,好大喜功,大兴土木。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连续搞了长城、阿房宫、骊山陵等几项大工程,同时不断向外扩张,面对人民的反抗,他滥施酷刑,光判处宫刑以后并被罚去建阿房宫和骊山陵苦役的犯人就有七十多万。但是,极端化和法律的严酷化,亦导致了秦的灭亡。秦朝仅传二世15年即被陈胜、吴广领导的秦末农民大起义所推翻。另一方面,这种严酷的法律制度对中国二千年的专制统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商鞅变法到秦朝建立,秦国法律经历了一个逐渐发展完善的历史演变过程。但它早已佚失、无闻达2000年之久,1975年12月,考古工作者在湖北省云梦县城关睡虎地

4、11号墓中,首次发现大量记录秦律内容的竹简,被称为“睡虎地秦墓竹简”,也称为“云梦秦简”,该墓主人“喜”,生于战国后期秦昭王四十五年,死于秦王朝建立后的第五年,生前任御史等司法刑狱官员,故死后以大批法律文书殉葬。云梦秦简所载的秦律,只是墓主生前抄录的部分内容,并非秦律全部。它主要包括商鞅变法以后的秦国直至秦朝初年的秦律内容,基本反映了战国后期商鞅制定的秦律以及秦朝统一后的法律制度,是我们研究这一时期秦律内容的珍贵资料。二、秦朝的立法思想1.立法思想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法家的思想理论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也是

5、法家路线坚定的执行者,他在掌权以及在统一全国后,根据新的情况,采取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文化措施,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当时征战的历史环境下,法家思想最能迎合统治者的心愿,相比之下,儒、道、墨则逊色得多,况且秦国就是在法家思想的指导下强大起来的,这一点,秦国的统治者自然十分清楚。在治理国家的政治措施上,秦国仍然贯彻法家的“以法为本”、“事断于法”的法治传统。一般而论,其立法指导思想包括如下三点:(1)“法令由一统”“法令由一统”包括三层含义:一是指立法权掌握在君主手里,其他人不得行使。“法令出一”是秦立法上的基本原则。二是统一

6、全国法律,做到“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结束春秋战国以来律令不统一的局面。三是司法统一。秦时为统一司法,防止法令在传抄中失误,执法官吏每年须到保存法令的禁室或御史处核对法令。(2)事皆决于法秦始皇规定以吏不为师,事皆决于法。这本来是战国时新兴地方阶级“以法治国”的主张。秦朝建立后,仍以此作指导,加强封建立法,作到凡事“皆有法式”。所以后人评价说:“秦法繁于秋荼,而网密于凝脂。”(3)重刑主义秦王朝建立后,更是把严刑峻法发展到了极端的地步。秦朝法网严密,以致人们动不动就要触犯刑条,使人人“咸知所辟(同避)”;秦始皇就是靠血腥的刑罚恐怖主

7、义来治理国家的。重刑成了秦代法制的特色,使秦法在中国法制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2.秦朝法制的基本特色(1)轻罪重罚秦律是在商鞅刑法思想指导下制定出来的。商鞅曾说:“行罚,重其轻者,轻其重者--轻者不至,重者不来,此谓以刑去刑,刑去事成;罪重刑轻,刑至事生,此谓以刑致刑,其国必削。”就是说用重刑对付轻罪,百姓就不会去犯轻罪,百姓连轻罪都不敢犯了,怎么还敢犯重罪呢?这就叫“以刑去刑”。商鞅的这种有关轻罪重罚的思想在秦律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根据秦简《法律答问》记载,偷采别人的桑叶,即使不满一钱,也要被罚服三旬的徭役,足见秦律对盗窃罪惩罚之重。偷

8、窃一钱以上,即被砍去左脚,施以黥刑,并服城旦苦役,都是轻罪重罚的典型例子。由此可见,轻罪重罚已构成秦朝法制基本特色之一。(2)法网严密秦朝的法网之严密是历代封建王朝所罕见的,从秦简《法律答问》中可以看出,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