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异位性皮炎临床研究概况

中医药治疗异位性皮炎临床研究概况

ID:15185896

大小:37.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8-01

中医药治疗异位性皮炎临床研究概况_第1页
中医药治疗异位性皮炎临床研究概况_第2页
中医药治疗异位性皮炎临床研究概况_第3页
中医药治疗异位性皮炎临床研究概况_第4页
中医药治疗异位性皮炎临床研究概况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药治疗异位性皮炎临床研究概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医药治疗异位性皮炎临床研究概况【关键词】异位性皮炎;中医疗法;综述异位性皮炎(atopiedermatitis,AD),又名特应性皮炎、遗传过敏性皮炎,是一种与遗传过敏体质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具有易兼患哮喘、过敏性鼻炎、湿疹的家族性倾向,以及对异种蛋白过敏、血清IgE升高、血嗜酸粒细胞增多等临床特征。传统中医学中没有完全与之对应的病名,而是根据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分别予以命名。如婴幼儿期称之为“胎敛疮”、“奶癣”;儿童、成人期归为“湿疮”、“四弯风”范畴。中医认为,本病为禀赋不耐,脾失健运,湿热内生,

2、感受风湿热邪,郁于腠理而发病,常反复发作,缠绵不愈,而致脾虚血燥,肌肤失养。近些年来,诸多医家运用中医药辨治,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笔者现将近几年来的临床相关进展作如下综述。  1内治疗法  1.1辨证分型治疗  辨证论治为中医的一大特点,虽然中医界大多认为本病与脾、心、肝关系密切,以湿、风、热为其主要表现,但不同医家针对不同病因、脏腑偏重,其辨证分型的方法亦各有特色。13  朱仁康教授[1]认为,AD发生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食五辛发物,遗热于胎儿所致;或后天饮食失调,致脾胃虚弱,湿从内生,外感风、湿、热邪,

3、郁于皮肤腠理而成本病。辨证分3型:①湿热型多见于发育良好的肥胖儿童,1岁以内儿童可用牛黄清热散,每日3次口服;儿童及成人常用龙胆泻肝汤加减。②脾湿型多见于2~4岁的儿童及青少年,治以健脾利湿为主,以除湿胃苓汤加减。③阴伤型多见于青少年或成人,治宜滋阴除湿止痒,药用生地黄、玄参、当归、丹参、茯苓、泽泻、白鲜皮、蛇床子。汪受传教授[2]认为,AD病机关键在于风、湿、毒三者交互为患,故治疗应以祛风化湿解毒为大法。由于本病病程长,随着疾病的进展,婴儿期、儿童期、成人期的临床表现各有不同,因此需根据患者的年龄及伴见

4、症状,正确处理好风、湿、毒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清风、湿、毒三者孰轻孰重,予以辨证治疗。①婴儿期多以风邪为主,辨证多属风邪湿热型,治宜祛风清热、利湿解毒,方用消风散加减。②儿童期多以湿邪为主,辨证多属湿热蕴毒型,治宜利湿清热、凉血解毒,方用萆薢渗湿汤加减。③成人期多以血亏、毒邪并重为主,辨证多属血燥热毒型,治宜养血滋阴、祛风解毒,方用养血定风汤加减。李氏等[3]将35例患者分为湿热阻滞证、脾虚湿滞证、血虚血瘀证,分别以龙蚤清渗汤、加味过敏煎、养血活血熄风汤治之。3种证型总有效率分别达到100%、90.9%

5、、50%。13  钟氏[4]将35例AD患者分为急性期和缓解期。急性期辨证为风湿蕴肤,治以清热祛湿,佐以健脾疏风,药用金银花、泽泻、白鲜皮等;缓解期辨证为血虚风燥,治以养血润肤、祛风润燥,药用生地黄、玄参、茯苓、泽泻等。总有效率达82.8%。张氏[5]则从皮损形态上将AD分为渗出型和干燥型。渗出型治以清热利湿、疏风止痒,药用苦参、白鲜皮、牡丹皮、紫草、生地黄等;干燥型治以养血祛风止痒,佐以利湿,药用黄芪、当归、生地黄、玄参等。同时2型均辅以外用中药。结果治疗110例,治愈60例,好转50例,总有效率达10

6、0%。周氏[6]根据皮损和全身证候将76例患者分为2型。湿热蕴结型治以健脾消导、清热除湿,药用苍术、薏苡仁、马齿苋、地肤子等;脾虚血燥型治以健脾除湿、养血润肤,药用白术、厚朴、当归、生地黄、麦冬等。总有效率为81.6%。  1.2单验方治疗  随着临床治疗的进展,出现了很多治疗AD的单方验方,部分经过临床验证或者结合实验室检查指标的改善,证实其效果良好,而且制剂稳定,服用方法简单,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患者的使用。  朱氏等[7]采用自制药皮炎消净饮1号与开瑞坦对照,分别观察313d、2个月、l年的总有效率及

7、1年时的痊愈率。结果治疗组分别为70.48%、91.43%、82.86%、14.29%;对照组分别为55.56%、61.11%、51.11%、1.11%。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实验研究也表明,皮炎消净饮1号具有良好的抗炎和抗迟发变态反应作用,并可调节AD患者CD4/CD8[8]。张氏等[9]用升清降浊饮加减,对于皮肤干燥较重者加天门冬、麦冬、知母、胡麻仁;皮肤渗出较多者加竹叶、白茅根、生薏苡仁、苍术;对皮疹红赤、瘙痒尤甚者,加牡丹皮、侧柏叶、白蒺藜;儿童患者酌加炒白术、茯苓、生薏苡仁、焦神曲

8、;对于日久皮损角化增厚者加三棱、莪术、当归尾、丹参、皂角刺。另外,有渗出者外用生理盐水湿敷;无渗出者外用1%的氢化考的松霜。对照组口服开瑞坦片。治疗4周后,中药组总有效率为90.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13  尤氏等[10]为了探讨AD中医证候特征与中药临床疗效,运用中医辨证理论与AD严重度评估方法(SCOARD)相结合,对44例AD患者的证候、严重度和中药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证型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脾虚证(8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