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与就业指导模式的创新.doc

浅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与就业指导模式的创新.doc

ID:15244283

大小:2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02

浅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与就业指导模式的创新.doc_第1页
浅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与就业指导模式的创新.doc_第2页
浅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与就业指导模式的创新.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与就业指导模式的创新.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与就业指导模式的创新  论文关键词:高校 就业指导模式 创新  论文摘要: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将在一定时期内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已成为社会、高校、学生共同关注的话题。因此,应分析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并就高校就业指导模式提出新的思路。  从2002年开始,高校扩招的毕业生陆续进入求职市场。我国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呈现出明显上升的趋势。根据教育部提供的数据。2002年全国大学毕业生总数为145万。2003年为212万,2004年为280万,2005年为340万.2006年达到413万。而我国的就业岗位却没有相应地增加,相反.国家政府

2、机关和事业单位正在加快进行以机构和人员精简为内容的改革.就业岗位急剧减少。在社会需求没有显著增加的情况下,大学毕业生人数的迅速增长势必导致就业压力增大。在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原有的工作模式已无法适应这种变化,高校的就业工作要想有所作为,必须探索新的就业指导模式。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  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就业形势愈加严峻,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和挑战。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虽然在不断改革.但仅仅限于信息的发布、政策的宣讲、技巧的培训、协议的办理等被动等待的浅层次服务,未形成主动的局面。  在就业指导的功能与内容上。与学生的职业定向脱节。缺乏科学

3、的职业观念教育人才的社会需求与高校培养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及信息滞后,使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及毕业生的职业定向脱节,部分高校存在着只管教学不管社会需求。只管学生毕业不管毕业生去向的问题。高校的就业指导主要是围绕当年毕业生就业工作而展开的。开展就业指导的时间基本限于“双选”期间。就业指导的内容也仅停留在讲解就业政策、收集就业信息、分析就业形势、传授就业技巧等方面,缺乏对就业指导工作的全局考虑和总体安排。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塑造、潜能的开发与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就业指导工作功能单一、内容狭窄.过分强调实用性。对大学生就业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引导、职业判断与选择能力的培养以及职业道德教育着力较少。难以适

4、应当前就业形势的需求。  在就业指导的方法与手段上,范围窄、手段旧、途径少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较为常见的方法比较简单,往往对学生采用“填鸭式”、“灌输式”照本宣科的单向教学方式,如召开“毕业生就业动员会”、“就业形势报告会”等,缺乏对学生个体特点的专门咨询和有效指导。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基本上采取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讲什么、以什么方式讲都由教师决定,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缺乏对地方经济发展与人才需求变化趋势的了解.就业指导工作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3  在就业指导的队伍建设上.素质参差不齐,总体水平亟待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机构忙于应付大量的与就业相关的事物性工作.难以有固定的时间和精力开展

5、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工作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从事此项工作的人员掌握就业政策、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学、教育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法律等多方面的知识.就业指导人员缺乏系统的业务培训,素质参差不齐.难以达到就业指导应有的效果。  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的创新研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十八届大会通过的《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建议》中指出:“学习和职业的方向指导.应看成是一个连续过程和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帮助每一个人在教育和职业上作出正确的选择。”大学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是人生的一大转折,能否尽早地对社会形成准确的认识,对自己今后的职业生涯进行有效的设计.是大学生能否顺

6、利完成向社会人的转变并逐步走向成功的关键。高校就业指导应根据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量和素质要求,改革教学内容和教育培养模式,帮助和引导毕业生正确地认识自我,选择最能发挥个人才能的职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以“职业生涯辅导”为导向.构建以人为本的就业指导模式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大学时代是一个人的黄金时期,在这段时间内,大学生心智成熟,精力充沛.反应敏捷,正是学习掌握各项知识和各种技能的最佳时机,应将职业生涯设计引入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明确人生的奋斗目标,把握机会。合理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会促使人逐步走向成功。我国许多高校往往把就业指导理解为在学生毕业时开几次求职讲座或举办

7、几场招聘会,而没有把它作为四年中的一个长远规划。实际上,大学生从一年级到毕业,其心理、生理一直是处于连续不断的变化之中的。就业指导应遵循其身心发展规律,分段实施,持续进行。创新就业指导模式要实现两个有机结合。首先,要实现阶段性与连续性的有机结合。阶段性是指毕业前的集巾教育,连续性则是指针对学生的特点将职业生涯设计与个人性格、气质、兴趣、能力特长等方面结合起来.针对不同年级就业指导内容的不同侧重点,对大学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