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本位”观课程论指导下高职课程改革实践的探索.doc

“能力本位”观课程论指导下高职课程改革实践的探索.doc

ID:15271911

大小:25.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8-02

“能力本位”观课程论指导下高职课程改革实践的探索.doc_第1页
“能力本位”观课程论指导下高职课程改革实践的探索.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能力本位”观课程论指导下高职课程改革实践的探索.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能力本位”观课程论指导下高职课程改革实践的探索  【摘要】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线,并且要以服务社会、服务地方为原则。本文论述了在“能力本位”观课程论指导下进行课程改革的优势以及应该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能力本位;课程改革;优势;措施    1“能力本位”观概述    “能力本位教育”最早产生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后,“能力本位”中的“能力”是指一种综合的职业能力,它包括四个方面:与本职相关的知识、态度、经验、反馈。四方面均达到才构成了一种“专项能力”,专项能力以一个学习模块的形式表现出来。若干专项能力构成了“

2、综合能力”,若干综合能力又构成某种“职业能力”。“能力本位”强调高职院校在制定培养方案过程中不再以传授传统的理论知识为主,而是着重以培养学生的核心技能、核心技术为主。因此,高职院校在制定培养目标时也应该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确定能力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首先要从课程改革着手。高职院校的性质、特点、任务决定在其课程改革实践中要坚持“能力本位”。    2“能力本位”观课程论指导下课程改革的优势    在“能力本位”观课程论指导下进行课程改革形成的课程体系,与传统的课程体系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2.1以“订单式培养”为特色,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始终以

3、职业能力培养作为主线,可操作性和针对性强。  2.2以职业能力作为培养目标,根据职业岗位要求将课程进行群(集)化,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更有条理性和计划性。  2.3在课程教授过程中反馈信息更完整、更及时、更准确。在“能力本位”观课程论指导下,课程信息的反馈强调“学生评教”和“教师评学”的统一,这样的反馈方式更加公平,也更有利于检验课程改革的效果。  2.4在“能力本位”观课程论指导下形成的课程体系,能适应同一专业领域各个岗位的需求,课程的群(集)化使学生的能力模块化和系列化,因此,学生今后的就业能力和适应性更强。  3“能力本位”观课

4、程论指导下课程改革的措施    3.1更新教师观念,提高教师的职业教育能力,从业务水平上促进课程改革。首先,教师应转化传统的教学观念,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创新能力。“能力本位”观课程论可以引导教师实行开放互动式教学,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学生在获得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了今后适应岗位的技能,因此,“教”与“学”的目标得到了更明确的体现。其次,提高教师的职业教育能力,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基于“能力本位”2观的课程改革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参与教学,因此,提高教师的职业教育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①教师应进入相关企业进行挂职锻炼,以

5、获得实际的业务操作能力;②教师应定期参加职业技能师资培训,以提高自身的理论素质;③教师应提高职业教育科学研究的水平,定期和同类院校的教师进行交流;④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从相关企业聘请一些专家担任兼职教师,以形成一支水平较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3.2课程结构模块化,按不同的岗位要求设置不同的课程群。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可按岗位要求不同设置单证员课程群、跟单员课程群、报关员课程群、外销员课程群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及今后的就业意向选择其中的一个或者几个课程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通过相应的课程群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扎实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能

6、在毕业后更快地适应岗位。  3.3课程考核形式可以多样化。传统的课程考核形式以分数为主、以试卷定成绩,这样的考核形式不能客观地反映学生的能力。在“能力本位”观课程论指导下,课程考核形式更加灵活、多样化。考核可采取模拟实务操作、研讨、课程设计等形式,这样的考核方式更能对学生的能力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3.4改进实践环节教学手段。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实行灵活学习制度。职业技能的培养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平台才得以实行。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校内外结合的方式,在校内学习理论的同时,可安排学生分批进入企业进行实训,以达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7、企业资源的利用,使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3.5实行灵活的学分制和选课制度。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实行灵活的学分制和选课制度,是为了和“能力本位”观课程论指导下的课程模块化结构(课程群结构)相适应。在这样的制度下,学生在学习规定的必修课的基础上,选择的空间更大,更能发挥学生的潜能。灵活的制度也使得课程改革得到了保障。    4结束语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适应企业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这一目标决定了高职院校教学必须以“能力”为主线,突出行业和职业特色,而其中课程改革是关键。只有在课程改革中形成更加科学的课程体

8、系,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才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何琳.在职业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关键能力[J].高教论坛,20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