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司考真题及答案

2003年司考真题及答案

ID:1529822

大小:478.00 KB

页数:115页

时间:2017-11-12

2003年司考真题及答案_第1页
2003年司考真题及答案_第2页
2003年司考真题及答案_第3页
2003年司考真题及答案_第4页
2003年司考真题及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03年司考真题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03年国家司法考试真题 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部分1-30题,每题1分,共30分。1.按照摩尔根和恩格斯的研究,下列有关法的产生的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法的产生意味着在社会成员之间财产关系上出现了"我的"、"你的"之类的观念B.最早出现的法是以文字记录的习惯法C.法的产生经历了从个别调整到规范性调整的过程D.法的产生标志着公力救济代替了私力救济【答 案】B【知识点】法产生的主要标志和法产生的一般规律【详 解】在社会成员之间财产关系上出现了"我的"、"你的"之类的观念,即是权利义务观念形成,这是法产生的主要标志之一,A选项正确;以文字记录的习惯法,已经

2、上升到制定法的高度,已经不是单纯的习惯法了,而人类社会最早出现的法是习惯法,因此B选项不正确,应选;C选项正确;法律诉讼和司法的出现,标志着公力救济代替了私力救济,而法律诉讼和司法的出现标志着法的产生,因此D选项正确。2.有的公园规定:"禁止攀枝摘花。"此规定从法学的角度看,也可以解释为:不允许无故毁损整株花木。这一解释属于下列哪一项?A.扩大解释B.文法解释C.目的解释D.历史解释【答 案】C【知识点】法律解释的种类和方法【详 解】目的解释是指从制定某一法律的目的来解释法律。本题中,公园的规定的目的无非是保证公园花木的正常生长,因此解释为"不允许无故毁损整株花木",属于目的解释。因此C选项是

3、正确的。扩大解释,即扩充解释,这是指法律条文的字面涵义显然比立法原意为窄时,作出比字面涵义为宽的解释。在本题,公园的规定只是"禁止攀枝摘花",解释为"不允许无故毁损整株花木",很明显超出了公园规定的字面涵义。因此,我们认为A选项也是可以的。3.根据我国《立法法》的规定,下列哪一项属于地方性法规可以规定的事项?A.本行政区内市、县、乡政府的产生、组织和职权的规定B.本行政区内经济、文化及公共事业建设C.对传染病人的强制隔离措施D.国有工业企业的财产所有制度【答 案】B【知识点】法律保留的事项【详 解】A选项,属于立法法第八条第二项规定的事项,只能制定法律;B选项属于立法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第二项的

4、事项,可以由地方性法规加以规定;C选项,属于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根据立法法第八条第五项的规定,只能制定法律;D选项,属于基本经济制度,根据立法法第八条第八项的规定,只能制定法律。4.在某法学理论研讨会上,甲和乙就法治的概念和理论问题进行辩论。甲说:①在中国,法治理论最早是由梁启超先生提出来的;②法治强调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至高无上的权威;③法治意味着法律调整社会生活的正当性。乙则认为:①法家提出过"任法而治"、"以法治国"的思想;②法治与法制没有区别;③"法治国家"概念最初是在德语中使用的。下列哪一选项所列论点是适当的?A.甲的论点②和乙的论点①B.甲的论点①和乙的论点③C.甲的论点②和乙的论点

5、②D.甲的论点③和乙的论点②【答 案】A【知识点】法治与法制【详 解】在中国,最早宣传并明确提出法治概念的是梁启超先生,但其并不是最早提出法治理论的人,因此甲的论点①错误;法治与法制存在重大区别,因此乙的论点②错误。5.下列关于法与道德、宗教、科学技术和政治关系的选项中,哪一项表述不成立?A.宗教宣誓有助于简化审判程序,有时也有助于提高人们守法的自觉性B.法具有可诉性,而道德不具有可诉性C.法与科学技术在方法论上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科学技术对法律方法论有重要影响D.法的相对独立性只是对经济基础而言的,不表现在对其他上层建筑(如政治)的关系之中【答 案】D【知识点】法与社会【详 解】法的相对独

6、立性既是对经济基础而言的,也表现在对其他上层建筑(如政治)的关系之中,D选项错误。法作为上层建筑中的相对独立的部分,对政治发挥一定的反作用。6.《法经》在中国法律制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下列有关《法经》的表述哪一项是不准确的?A.《法经》为李悝所制定B.《盗法》、《贼法》两篇列为《法经》之首,体现了"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的思想C.《法经》的篇目为秦汉律及以后封建法律所继承并不断发展D.《法经》系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答 案】D【知识点】《法经》【详 解】《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D选项少了"封建"二字,不准确。7.中国清末修订法律馆于1911年8月完成《大清民律草案

7、》。下列有关该草案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学法网www.xuefa.com网上收集整理)A.《大清民律草案》的结构顺序是:总则、债、物权、亲属、继承B.日本法学家参与了《大清民律草案》的起草工作C.《大清民律草案》的基本思路体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精神D.《大清民律草案》经正式公布,但未及实施,清王朝即告崩溃【答 案】D【知识点】《大清民律草案》【详 解】《大清民律草案》并没有正式颁布与施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