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市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日照市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ID:15300547

大小:48.0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8-08-02

日照市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1页
日照市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2页
日照市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3页
日照市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4页
日照市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日照市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精品文档日照市2017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日照市2017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中国几千年历史(积淀/沉淀),茶文化博大精深。喝茶人口跨越不同阶层、不同地域,有人细品佳茗,有人咕咕牛饮。茶与“柴米油盐酱醋”并列为居家必备,又在宋代文人“四雅”中占一息之地,与焚香、插花、挂画等列。在大俗与大雅的抻拉中,茶如《周易》所讲的“道”:百姓日用而不知,圣人则阐发以教化万邦。至于日本的所谓的“茶道”,按照中国标准,恰恰是“术”,不是“道”。(庄重/庄严)的仪式感,铺陈出一种孤

2、芳自赏的生命美学,迥异于中国茶所注重的生命本身。相比于东方,西洋茶要直白、轻松得多:玩茶更像玩葡萄酒,玩滋味,玩配方,调味如调色,如同油画画布上(斑驳/斑斓)的颜料,撞色、顺色,。中国茶则如同中国画,墨分五色,看上去只有一种色调,细品才知,。他们张扬,我们内敛,这不仅是茶的区别,更是文化性格的差别。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5/25精品文档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加点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A.牛饮(yìn)博大精深B.抻(shēn)拉孤芳自赏C.撞(zhuàng)色一息之地D.内敛(liǎn)墨分五色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

3、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积淀庄重斑驳B.积淀庄严斑斓C.沉淀庄重斑斓D.沉淀庄严斑驳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洋溢着精致生活的情趣与欢乐无限乾坤蕴含在其中B.精致生活的情趣与欢乐四溢无限乾坤蕴含在其中C.洋溢着精致生活的情趣与欢乐内中蕴含无限乾坤D.精致生活的情趣与欢乐四溢内中蕴含无限乾坤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环保部出台了污染物排放许可制的实施方案,一场制度变革已经开始,积重难返的排污问题有望得到解决。B.美国加快战略东移的步伐,实际上就是不想失去亚洲这块蛋糕,殚精竭虑地遏制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C.学

4、校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亡羊补牢,使学生的常见心理问题在萌芽状态及时得到解决。D.3月5日,全国各地掀起新一轮学雷锋热潮;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是这个时代的大音希声。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5/25精品文档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目前我国各大医院的就医环境、医疗水平与以往相比均有提高,但药价始终居高不下,让患者难以承受。B.人类首次对恒星上的生命关键要素进行测量,研究人员发现,测量的元素包括我们人体质量97%的成分所组成。C.来自上海复旦附中的武亦姝,凭借强劲的实力和淡定的心态,强势

5、攻擂成功,加冕《中国诗词大会》。D.黄晓明主演的古装大戏《大唐玄奘》,将代表中国内地角逐第89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消息一出,立即引来网友提出质疑。二、(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我们读经典,要有人文情境参与其中。人文情境,是指阅读经典或认知传统文化精髓所必备的、人同其心又同其情的“情境”。下面谈“学术情境”和“艺术情境”两点。学术情境就是用求真的心态去认知经典。如何理解与营造阅读经典的学术情境,传统智慧依然启迪无穷,可从如下学术关系来考察。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5/25精品文档一是“博与精”。学习

6、要博览群书,拓展视野,人们说“开卷有益”“世事洞明皆学问”就是这个道理。我们读《诗经•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再结合《诗经•衡门》“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娶妻,必宋之子”,其学术背景是古老文化的生殖崇拜。博,才能“通”,通,才能达到“大方无隅”的境界。与博对应的是精,杜甫对作诗的要求是“毫发无遗憾,波澜独老成”,可谓精益求精。这种专心致志丝毫不苟且的精品意识,是我们学习经典中应汲取的精神力量。二是“渐与顿”。古代经典示求实、求知、求真之法,分渐悟与顿悟两类。孔子授学以“时习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均是渐习而求知。与渐习对应的是

7、顿悟。据《坛经》记载,禅宗五祖弘忍传法,弟子神秀最为优秀,作偈语“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柴房小僧惠能以为不佳,复作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原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前者明“渐”,后则倡“顿”,由此而被弘忍激赏,传衣钵予惠能,成为六祖。顿悟启迪智慧,激发主观能动性,揭示了一种在求知求实之上的精神超越。三谈“得与失”。学习经典,获得容易,舍得难,舍得就是舍去获得,即“失”。老子是大智慧者,他曾说“圣人为腹不为目”。林语堂有一句情人节的话:你如果爱一个人,不要给她九十九朵玫瑰,而给她喜欢吃的饱饱吃一顿。这或许是故意歪曲老子原意,但

8、这种求“失”,与孔子的“安贫乐道”、孟子的“舍利取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