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地质学专业-介绍

南大-地质学专业-介绍

ID:15347608

大小:255.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8-02

南大-地质学专业-介绍_第1页
南大-地质学专业-介绍_第2页
南大-地质学专业-介绍_第3页
南大-地质学专业-介绍_第4页
南大-地质学专业-介绍_第5页
资源描述:

《南大-地质学专业-介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地球科学系本科教学计划一、地球科学系介绍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历史悠久,是我国最早建立的地质学系(建立于1929年),目前也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地球科学系之一。全系学科齐全、专业设置合理,师资力量雄厚。1993年被国家教委确定为“地质学”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建系70余年来,为我国地球科学事业培育了大批优秀人才,毕业生人数近万人,其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6人,工程院院士5人,美国科学院院士1人,俄罗斯科学院院士1人。地球科学系的教学和科研成果丰硕,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地球科学系目前本科阶段设置四个专业:地质学、

2、地球化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和地质工程,每年招收约85名本科生,其中“地质学”专业是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我系研究生教育设有硕士生专业8个,即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球化学、构造地质学、古生物学及地层学、水文学与水资源、地质工程、矿产普查与勘探、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目前我系有6个博士学位授予专业: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球化学、构造地质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水文学与水资源、矿产普查与勘探,我系还设有地质学博士后流动站。1998年我系又成为全国首批地质学一级学科授予博士学位单位。我系每年招收50余名硕士研究生和约30名博

3、士研究生,在校研究生人数与本科生人数的比例已达1:1.3。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构造地质学是国家重点学科,地球化学为江苏省重点学科。我系还设有“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地球科学系现有教职工148人,其中教师105人,包括中科院院士3人,教授47人,博士生导师37人,副教授32人。全系近年来在教学科研中成果累累,自95年以来已出版各类教材20种,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部省级教学成果奖20项,承担部省级教学研究项目19项。年科研经费已达3000多万元,获国家级和部省级科研成果奖50余项,每年发表论文总数均在

4、200篇之上,学术榜刊物上发表论文约50篇。地球科学系学术气氛浓厚、活跃,注意开展广泛的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与合作,曾成功举办国际花岗岩地质学与成矿关系讨论会(1982,教委系统第一次)、国际大陆边缘地质讨论会(1986)、第四届国际环太平洋地体构造学术会议(1988)、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282项会议(1989)、地下水水流与污染模拟国际会议(1991)、盆地构造与油气聚集国际学术会议(1993)、高原和生态敏感地区环境岩土工程国际学术讨论会(1999)等国际会议以及多次国内高水平的学术会议,通过派出留学、进修、讲

5、学和工作,接受国外留学生、合作科学研究、联合培养研究生等多种形式同国内外许多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经常性的交流与合作关系。二、指导思想以邓小平教育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与时俱进,充分认识地球科学的学科特点,立足于当前地球科学所处重大转折时期的人才需要,确立加强基础、重视应用、分流培养,即培养基础型和应用型两类地学人才的培养模式,努力做到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注重打好学生厚实宽广的基础和培养创新能力。三、培养目标根据地球科学学科特点和当前人才需求,在本科教育中确立两类人才分流培养:第一类:少而精、

6、高层次的基础型人才,他们将主要从事地球科学教学和科学研究,瞄准学科发展前沿。这类人才通过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的本科阶段教育和随后的研究生阶段教育来完成培养目标。第二类: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他们具有扎实基础和某些专门领域的知识和应用能力,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需要,也可以在地球科学的相关领域继续攻读研究生。四、培养规格与途径按照不同类型人才培养目标,地球科学系课程体系和教学力求体现“重视基础、反映现代、融入前沿、综合交叉”的精神,加强基础、淡化专业、拓宽知识面、培养能力强素质高的地质人才。地球科学系本科

7、生培养要求:1.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外语基础、计算机工作能力和良好的科学人文素质。2.掌握现代地球科学专业知识、理论和研究方法,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具备对地学现象的识别和判断能力,掌握基本的野外和室内工作方法,具有综合运用知识的思维能力。4.培养使用现代技术与先进仪器设备从事地学工作的实践能力和获取新知识和信息的能力。一年级与二年级主要是通修课程及学科核心课的学习和强化,尤其要加强实践教学,包括两次集中野外实习(地质基础实习和区测实习,合计6-7周)、课堂实验教学(专业基础课的实验课时占课

8、程总学时的1/2~1/3,并安排课间野外认识实习1~2次),这是培养地质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重要措施,也是我系的课程特色。三年级学生根据专业方向分流及自身兴趣选修有关课程,拓宽知识面。学生早期介入科研,并可进入科研课题或实验室,在导师指导下,授受初步的科学研究训练,撰写学年论文,进行分流培养。四年级学生在指导教师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