墩身滑模施工技术

墩身滑模施工技术

ID:15367266

大小:30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02

墩身滑模施工技术_第1页
墩身滑模施工技术_第2页
墩身滑模施工技术_第3页
资源描述:

《墩身滑模施工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墩身滑模施工技术黄浩波1何涛2(1江西交通工程咨询监理中心南昌330008)(2江西省交通科研院南昌330002)摘要:本文介绍了在公路桥梁工程中,高墩身采用液压滑升模板施工的工艺原理和施工过程。关键词:桥梁工程;高墩身;液压滑升模板;施工工艺430前言江西京福高速公路桃木岭高架桥位于崇山峻岭中,为全线的控制性重点难点工程,大桥全长808m,设21个墩台,左右幅分离式设计,桥面宽24.5m。大桥下部结构为挖孔灌注桩基础,实体或空心薄壁墩身,上部造构为7×40m+13×40m单箱单室直腹板双向预应力混凝土刚构--连续梁组合体系。大桥墩身共有38个,其中高度>30m的就有23个,最高为83

2、m,号称“江西第一墩”。9#~17#墩为钢筋混凝土等截面空心墩,总延m1033.2m,平均高度57.4m,C40混凝土10431m3,钢筋2725t,墩身截面尺寸为6×3m或6×3.5m,薄壁厚度50㎝。综合考虑经济、安全、技术等各项指标,为满足工期要求,高墩身采用液压滑升模板(以下简称“滑模”)施工。1工艺原理及结构体系组成1.1工艺原理滑模施工就是将滑升模板的全部施工荷载转至墩身钢筋(称之为支承杆)上,混凝土浇注至一定强度后,通过自身液压提升系统将整个装置沿支承杆上滑,调整后又继续浇注混凝土并不断循环的一个过程。由于其施工具有工业化程度较高、施工进度快、结构整体性好、安全系数高、操

3、作方便等特点,将它从烟囱、水塔、高层民用建筑等应用领域移植到桥梁高墩施工。1.2结构体系组成滑模装置由模板系统、操作平台系统、液压提升系统和垂直运输系统四大部分组成,其主要结构部件见图1所示。1.2.1模板系统模板系统由模板、围圈、提升架及其他附属配件组成。在施工中主要承受混凝土的侧压力、冲击力和滑升时的摩阻力及模板滑空、纠偏等产生的附加荷载,单块最大截面为1.0m×1.25m。模板通过围圈与提升架连成一体。提升架是安装千斤顶,图1滑模装置布置示意图并与围圈、模板连接成整体的主要部件,其主要作用是控制模板、围圈因混凝土的侧压力和冲击力而产生的侧向变位,将模板系统和操作平台系统连成一体,

4、并将全部荷载传递给千斤顶和支承杆。整套滑模装置设提升架14榀。1.2.2操作平台系统操作平台系统主要包括操作平台和吊脚手架,是供材料、工具、设备堆放和施工人员进行操作的场所。主操作平台分内外两部分,外侧设置安全防护栏杆,由于承受的荷载基本上是动荷载,且变化幅度较大,应安放平稳、牢靠。吊脚手架主要用于检查混凝土质量和表面修饰,调整和拆除模板,引测轴线、高程等项工作。1.2.3液压提升系统液压提升系统由支承杆、千斤顶、液压控制系统和油路等组成,它承担全部滑升模板系统的施工荷载。该系统的工作原理是:由电动机带动高压油泵,将油液通过换向阀,分油器、截止阀及管路,输送到各千斤顶。在不断供油,回油

5、的过程中,使千斤顶活塞不断地压缩、复位,将全部滑升模板装置向上提升到需要高度。支承杆是千斤顶向上爬升的轨道,又是滑升模板装置的承重支柱,承受着施工过程中的全部荷载。本滑模装置采用Φ28钢筋作为支承杆,其长度一般为4m~6m,支承杆接长时相邻的接头应相互错开,在同一标高上的接头数量不超过25%,以防上接点过分集中而削弱滑模结构的支承能力。43液压滑升模板施工用千斤顶属单向作用楔块式千斤顶,具有加工简单、卡头下滑小、用四瓣楔块卡紧支承杆,为多条线接触,不致使接触处出现应力集中,锁紧能力强,无“回降”现象等优点。施工时,最大竖向荷载约31t,每榀提升架上设二个千斤顶,整套装置设置28台额定起

6、重量为1.5t的千斤顶。2.2.4垂直运输系统垂直运输系统是人员、材料上下的通道,它由卷扬系统、吊笼、井字架、独脚扒杆等组成。每套滑模装置设置四套卷扬系统,于墩前后方向各设一吊笼,供人员、混凝土上下,于墩横向设独脚扒杆,用于钢筋吊装。2滑模工艺施工2.1滑模拼装滑模拼装较为简单,由于各组成构件重量较轻,安装时由人工或其自身简易提吊设备配合,在已竣工的承台在进行即可。其安装顺序一般先行成骨架后完善细部,当模板滑升到一定高度时(一般为3m左右),安装内外吊脚手架。2.2初滑初滑在滑模拼装验收合格后首次灌注混凝土时进行,按普通混凝土要求依次浇筑至模板平齐,这期间根据灌注时间、速度和混凝土强度

7、等情况,考虑是否提升1~2次,每次提升1~2行程(每行程3cm),以免造成出模强并偏大,造成滑升困难。如何控制好混凝土的出模强度是滑模施工的关键技术之一,也是确保结构混凝土质量的必要条件。出模的强度过小时,会使结构混凝土流坠、跑浆、坍塌;出模的混凝土强度过高时,会使结构混凝土出现拉裂、划痕、疏松、不密实、不美观等现象。除做好混凝土配合比、施工坍落度等工作外,还应重点控制混凝土出模强度。根据《液压滑动模板施工技术规范》要求,混凝土出模强度宜控制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