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困境与制度创新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困境与制度创新

ID:15382596

大小:36.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8-03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困境与制度创新_第1页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困境与制度创新_第2页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困境与制度创新_第3页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困境与制度创新_第4页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困境与制度创新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困境与制度创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困境与制度创新陈静(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管理系四川成都610103)【摘要】公民参与是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确保社会价值公平分配的重要途径。公民通过不同的参与途径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参与和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本文主要探析了我国现阶段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公民参与的价值和影响,公民参与的各种途径及存在的问题,实现有效公民参与所需的条件,从而进一步阐述其制度创新。【关键词】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度创新困境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陷入公共政策制定的主体意识逐渐觉醒和增强,如何提高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制度化水平

2、以避免陷入危机,已成为党和政府面临的重要挑战。一、公民参与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价值与影响现代政府对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推动和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热情,暗示了公民对于公共政策制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影响。1.确保公共政策的公共利益价值取向。公共利益是公共政策的本质所在和制定依据。《公共政策词典》认为,公共利益是社会利益或国家占绝对地位的集体利益而不是某个狭隘或专门行业的利益。基于这种思想,公共政策就应该是最终提高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而不是少数人的个人利益。【1】P96但是在现实的政策制定过程中总是存在背离公共利益的离心力。正如公共选择学派所指出的那样,从事政治和从

3、事经济活动的都是理性自利的追求效用最大化者。在缺乏有效监督的情况下,政策制定人员手中的权利为他们牟取私利提供了机会。他们进行钱权交易,以公共政策背离公共利益的代价换取个人私利的满足。【2】P192公民参与是对公共利益异化的治理,保证公共政策的公共利益价值取向是通过权利分享、权利监督和博弈制衡实现的。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打破了政府内部的政策制定人员对政策制定权的垄断,公民获得了部分政策制定权;随着公民参与使政策制定过程透明化,公民获得更多的知情权,对政策制定权利的监督更加有效,各种钱权交易现象就会减少;公民以合法的途径普遍参与政策制定,有益于形成各种利益力量和利益集团

4、之间的博弈制衡局面,促使政府在政策制定过程中不得不考虑多方面的利益诉求,形成代表公共利益的公共政策,从而避免个别利益集团用非法形式对政策制定施加单独影响,扭曲公共政策的公共利益价值取向。1.使公共政策更具有科学性。公共政策的科学性是政策达到目标,实现价值的保证。公民参与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提供了关于政策问题的丰富信息;公民巨大的创造力在参与政策制定中得到发挥,有助于形成最优的政策方案;公民参与还增强了政策的目标导向性,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的基本动机是为了维护和扩大自身的利益,因此,他们必然要求公共政策的目标导向性,确保公共政策制定是为了解决政策问题,实现公共利益。公民参

5、与也提高了公共政策的社会可行性。公民亲自参与选择的公共政策容易得到公民的广泛认同和支持,使政策在执行中不会遭到普遍的抵制。【3】P23公共政策的可行性的提高又降低了公共政策执行的成本,公民为追求利益的广泛参与扩大了公共政策惠及的范围,增强了公共政策的产出收益,公共政策的经济效益也得到了提高。1.强化公共政策体系对民意的代表性和回应性。公共政策体系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所有政策形成的结构和系统。单项公共政策的质量再高,也无法改变一个国家或地区贫困落后的面貌。政府管理社会,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功能是依靠完善的政策体系实现的。首先,公民参与政策的制定有助与解决

6、个人、部门、行业通过公共政策追求私利和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从而减少了因这些因素形成的政策冲突和政策不协调现象。其次,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使政策制定主体更加清楚社会公众的政策需求,在原有政策基础上制定出与之相协调的配套政策,满足公众的要求。最后,公众基于利益动机,对政策方案的预期效果有最为深刻的洞察,最为敏锐的把握,公民作为各种政策的对象,受所有政策效果的影响,对各种政策的执行效果最为清楚。公民参与提高了对政策方案效果预期的科学性,大大地强化了公共政策体系对民意的代表性和回应性。二、我国现阶段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主要途径与存在的问题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广大公民

7、提供了许多参与渠道,使其能够有效地参与影响公共政策,维护和增强自身合法利益和公共利益。下面主要探析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中的途径与存在的问题。1、参与选举活动。选举投票是公民在多个竞争性的政策或候选人之间及其他有争议的问题上的表示偏好或要求的一种政治行为,是公民表达意愿、选择干部、影响公共政策的主要途径和有效手段,它包括选举和公决等活动。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许多同选举有关的具体制度安排尚不完善,这使得社会主义选举制度本应有的优越性并未充分体现出来,不仅如此,还表现出许多不足之处。第一,我国人大代表直接选举的层次比较低,县级以下的人大代表由人民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