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奇迹的教训与反思

东亚奇迹的教训与反思

ID:15422610

大小:6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3

东亚奇迹的教训与反思_第1页
东亚奇迹的教训与反思_第2页
东亚奇迹的教训与反思_第3页
东亚奇迹的教训与反思_第4页
东亚奇迹的教训与反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东亚奇迹的教训与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东亚奇迹的教训与反思莫倩云莫倩云,金融学院10公司金融,学号2010113529,联系摘要:东亚8个经济体只用了三十年就完成了工业化,这期间他们经济的高速增长,让世界感到大惑不解,被称为东亚奇迹。这个奇迹依托的是亚洲人高储蓄和努力工作的价值观,及良好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包括对基础教育的高投入、出口导向战略、低通货膨胀率、合理的政府干预等。东亚奇迹的本质则是物质资本和劳动力资源的大量投入。如果不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不改善经济发展的质量,这样的增长是不可持续的。而给人民提供自由的空间,有助于促使生产效率的提高。关键词:东亚奇迹亚洲价值观要素增长模型一、东亚经济

2、增长的奇迹欧洲国家用了近百年的时间才完成了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变,拉丁美洲也历经了二战前后90多年缓慢的工业化。当东亚国家只用了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这短短三十年时间就完成了社会的工业化和人的工业化。这三十年间,香港、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台湾及泰国这8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为5.5%,比东亚其他国家快2倍,比拉丁美洲快3倍。2这些东亚经济体的迅猛增长震惊了世界,被称为东亚奇迹。他们的起点曾经很低。1960年,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和台湾的人均GDP水平分别为7093美元、1110美元、2203美元、3022美元和1012美元,分别相当于

3、当时美国人均GDP水平的50.2%、7.9%、15.6%、21.4%和7.2%。三十年后,大部分东亚国家和地区踏入了中等发达经济体的行列。到2004年,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和台湾的人均GDP水平按照不变价格计算,分别达到39195美元、12743美元、23636美元、27597美元和13609美元,分别相当于美国人均GDP水平的106.5%、34.6%、64.2%、75.0%和37.0%3。他们占世界出口的份额由1965年的9%增加到了1990年的21%。这一奇迹引发西方发达社会的广泛关注,各派学者围绕亚洲社会和西方社会的经济发展方式和文化架构对经济的影响展开

4、了激烈的讨论。二、亚洲价值观和宏观经济环境早期的探索者倾向于把东亚的经济飞速增长归因于东西方社会的差异,包括文化方面和宏观经济、政府干预方面,试图找到东亚经济统一的模式,但除了东亚都属于儒家文化圈和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之外,政府干预的程度和方式各有千秋,从总体上看,不存在所谓“东亚模式”,但仔细考察,同属儒家文化圈下的东亚各明星确实存在一些相似的地方。东西方经济行为上的不同容易促使人们从文化基因上找答案。李光耀先生作为“亚洲最雄辩的发言人”指出,东亚人的家庭观念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东亚人不像西方人那样是本初的、独立的,而是家庭朋友关系网中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东亚社会是

5、以家庭作为发展的社会结构基础,然后个人再去努力地工作,节俭地生活。在治水文明的历史变迁中,家庭、家族、氏族为个人提供了生存之舟,虽然严酷的农耕环境一去不复返,但这套家族本位制却沿袭了下来。李光耀将家庭这一元素论证为“亚洲价值观”的核心。由这个传统所带来的高储蓄率和辛勤的工作正好为高速的工业化打好了社会地基。东亚国家从1960年时白手起家,急需的资本就这样靠东亚人民延迟消费的习惯完成了原始积累,同时通过出口低级工业品获得了第一桶金。另一方面,努力工作的传统有利于为积累起来的资本提供充足的劳动力,义务教育的普及使得这些劳动力有足够高的素质来满足工业化推进过程中对技术工

6、人的要求。东亚在教育方面的开支和其他国家发展中国家相当,但他们高明之处在于他们把大部分的教育经费用于小学和初中教育——这两个学习阶段对于培养技术工人至关重要,而不是把大部分的经费投向大学。从这个角度讲,他们的技术创新能力不如别国也就不足为奇了。在80年代中期的印尼、韩国和泰国他们都把教育预算的80%投到基础教育,而在阿根廷和委内瑞拉投向基础教育的花费只占预算的50%资料来源:东亚奇迹之迷——世界银行对东亚8国经济调查报告.经贸世界.1994(2)3资料来源:王德文.人口转变与东亚奇迹:经验与启示.21世纪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第192-

7、209页。选择出口导向战略是东亚经济起飞过程中的一个共同特征。日本在其高速经济增长阶段,对外贸易占GDP比重一直在20%左右。相比日本,“四小龙”出口导向特征非常显著。韩国对外贸易占GDP比重从不到20%上升到60%以上,台湾对外贸易占GDP比重从不到25%上升到80%以上,香港和新加坡则充分发挥国际货运中心和转口贸易优势,对外贸易是其GDP的1-3倍4资料来源:史晋川.论经济发展方式及其转变——理论、历史、现实.浙江社会科学.2010(4)。通过压制居民消费来获得的高储蓄率和高投资,会生产出超出当地社会需求的产品,出口为解决产品过剩问题提供了一条很好的出路。另外

8、,在过去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