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心理学实验报告

实验心理学实验报告

ID:15424132

大小:35.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8-03

实验心理学实验报告_第1页
实验心理学实验报告_第2页
实验心理学实验报告_第3页
实验心理学实验报告_第4页
实验心理学实验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验心理学实验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实验心理学实验报告反馈对划线准确性的影响摘要:本研究考察被实验者在有反馈信息的条件下,对自己所画线段与标准线段是否更准确的影响。大量的研究表明有反馈组在有反馈所画线段的长度的情况下,有误差有显著的减少;无反馈组在没有反馈的情况下,误差减少并不显著。关键词:信息反馈准确性控制因素一、导言本实验是心理学中研究因果关系的实验,有反馈一组是实验处理,无反馈一组是控制处理。在心理学的历史中,很多人都做过有关信息反馈的研究,并得到了很多有意义的结果。现在,信息反馈的研究方法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教学实验中。鉴于信息反馈的重要性,本研究希望通过这个简单的实验进一步揭示信息反馈对遮挡划线准确性的影响,

2、同时考察画线过程中的练习效应,以及练习效应与有无反馈的交互作用。本研究分为有反馈和无反馈组,考察信息反馈对被试划线误差的影响。本研究预期有反馈组被试的划线误差会显著减小,即表现出明显的练习效应,无反馈组被试的成绩与练习前相当,练习效应不显著。14/14二、方法被试潍坊学院应用心理学同学10女7男做被试,年龄20~23,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均为右利手,以前均没有参加过类似实验。仪器和材料在一张10×10cm2的白卡纸上画有一条2cm长的黑色直线。有支架的活动遮版;短米尺,可量最小单位为mm。6张白纸,编号为甲1、甲2、甲3和乙1、乙2、乙3;两只铅笔。实验设计本实验采用实验组、控制

3、组前测后测设计。组间自变量分为有反馈和无反馈两个水平,各分配被试16人,男女匹配。因变量为被试所划线段的长度与标准线段长度的误差,由直尺测量,精确到毫米的后一位。本实验需要控制的变量包括:被试的眼睛距标准线段刺激的距离保持在30厘米,室内照明条件良好,并在所有被试完成实验之前保持恒定。被试划线的姿势统一,即以右手前臂的中点为支点,手握在笔的二分之一处。同时,所有被试均应没有参加过类似研究。实验程序14/14将被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人,并注意男女匹配,分别接受有信息反馈和无信息反馈的任务。1.让甲组被试坐在桌边,桌上放好空白白纸,挡板和划有标准线段的白纸,要使挡板挡住被试的视线,

4、不让他看见自己画的线和画线的手。然后对被试说以下指示语:“请你用你平时写字的手拿好笔,眼睛看着这张白纸上的竖线,用笔在白纸上划竖线,要求按你看到的线的长短画,只要你觉得画的和看到的一样长就可以了。画的时候,你不能看自己的手和画的线。一共画20次,先从左边画起,你可以向移动纸,但是你的手和胳膊不要动。”等被试完全知道怎样做后开始实验。2.主试换一张白纸,在对此被试说:“现在请你还用同样的方法画线,但你每次画完一条线时,我就把你画的结果是多长告诉你,要求你注意自己画线时的感觉,并且记住这种感觉,和结果对比,如果这次画长了,下次你就要画短一点。总之,要求你想尽办法把线画得准些。这样一共

5、画100次。我相信你会越画越准的。“每当被试画好一条线,主试尽快量好,并立刻说出量的结果,如“长了”或“短了”,“正好”14/14,直到画完100条线。3.主试再换一张白纸,并对被试说:“现在再画最后20条线,这回我不告诉你画的结果了,但请你还是要尽量画的准些。”4.乙组被试与甲组被试的实验同时进行,画的方法完全相同,只是每次画的结果都不{1}告诉乙组被试,除了这一点外,和给甲组被试的指示语都相同。三、结果在实验时候,由于有九组无反馈组为了和有反馈组匹配,所以除去了一组的数据。展现的平均值的差异表2表二进行了T检验,sig<,所以在经过反馈之后有反馈组和无反馈组划线准确性有显著性

6、差异。表3只单看甲组,经过反馈之后划线准确性有显著性提高,但是不能排除练习效应。四、讨论14/14经过本次实验,发现实验结果与我们所期望的并不大相同,实验中各个被试者的特质有显著性差异,所以导致个体差异无法忽略也无法控制排除。而且经过长时间的实验,有些被试产生疲劳效应,和主试之间是同学关系比较亲切可能对实验抱有不太认真的态度。由于是教学实验,条件有限,同一间屋子里同时进行着多组实验,这样,室内嘈杂的环境很容易影响两组被试的注意力,而且,噪音也会影响被试完成任务的耐心和效率。另外,由于实验并不是由同一主试进行的,因此实验条件并没有标准化,主试的指示语,主试给出反馈的语气,主试对被试

7、的要求,例如:手要以前臂的中点为支点等都会有所不同,严格说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另外,由于实验分成多组进行,当有的组提前做完实验时,剩下的被试会感到焦虑,因此也不能集中精神于当前任务上。所有以上问题都是本实验中影响实验结果的不良因素,在以后的研究中要尽量避免。五、结果实验结果与期望不相符六、附录七、参考文献[1]杨博民.心理实验纲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294-295《实验心理学》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实验时间实验地点实验仪器实验目的最小变化法—明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