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合作网络时空演化研究

产学研合作网络时空演化研究

ID:15432264

大小:31.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8-03

产学研合作网络时空演化研究_第1页
产学研合作网络时空演化研究_第2页
产学研合作网络时空演化研究_第3页
产学研合作网络时空演化研究_第4页
产学研合作网络时空演化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产学研合作网络时空演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产学研合作网络时空演化研究  摘要:文章利用国家重点产业专利信息服务平台检索到的2181项中国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联合申请发明专利的数据,构建了中国装备制造业产学研专利申请合作网络。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技术从时空二维视角解释中国装备制造业产学研专利申请合作网络的衍化趋势。结果表明,中国装备制造业产学研合作网络规模有所增大,但成员间联系强度不高,网络中心度和网络中心势尚未真正形成,产学规模远高于产研规模;各省市装备制造业产学研合作方式不同,按照活跃度,装备制造业产学研联合申请专利地区划分成三个梯队,同时各地区的装备制造业产学研研发水平与本地区的装备制造业规模不吻合,

2、反映出有些地区是产学研研发的输出地,而另外一些地区则是输入地。这些研究结论发映出中国装备制造业产学研合作尚存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亟需产学研协同创新本地化。  关键词:装备制造业;社会网络分析;发明专利;产学研合作  一、引言  大学-产业-政府关系的“三重螺旋”创新模式由Etzkowitz和Leydesdorff在1995年提出,它指官、产、学之间透过组织的结构性安排、制度性设计,以加强资源分享与讯息沟通,提高整体效率与效能。他们的研究成果为后续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尤其近年来,随着各国专利数据库的逐步完善及相关分析软件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采用专利合作信息

3、从网络视角研究产学研合作。Petruzzellia通过考察欧洲12国33个大学共796份校企联合专利,探讨伙伴间的技术关联性、既有关系、地理距离与校企专利合作网络创新价值和创新产出的影响。Bottazzi,Peri利用欧洲地区1977年~1995年间的专利数据,指出区域创新溢出效应具有本地化特征,只存在于300公里的范围内。Lissoni利用意大利专利数据库、调研问卷和ISI网络科学数据库考察高校发明人合作网络时,指出高校与企业联合专利发明人在网络中更容易处于稳定的看门人位置。Motohashi利用中国专利数据库(ChinesePatentDatabase)搜

4、集1985年~2005年间科学部门与产业部门之间的关联活动发现,公司与大学合作在不断增加,而与公共研究机构的合作下降。Hongwei依据1985年~2004年中国专利数据生动地展示了空间对高校-产业间知识流动的影响。王朋等(2010)采用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库1992年~2008年的纳米专利的相关数据,定量地描述了高校与企业在纳米专利合作上的拓扑结构,对网络相关特征进行分析和总结。刘凤朝、马荣康、姜楠以中国“985高校”为例,绘制了“985高校”与其他高校、研究机构以及企业之间的产学研专利合作网络,分析了1985年~2009年间专利合作网络结构及空间分布的演化路

5、径。  基于上述可知,国内外学者对产学研合作行为进行了大量探讨。已有研究多以基于高校的产学研合作为研究对象。这类研究或者基于宏观视角考察产学研合作网络结构,或基于微观视角考察少数高校的联合专利申请行为。然而,已有文献较少关注中观视角,即关于特定产业的产学研合作网络研究。因此,本文选取装备制造业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考虑装备制造业在我国产业结构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是拟从中观视角研究联合专利产学研合作网络。文章通过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基于一系列网络结构特征来解析中国装备制造业产学研专利申请合作网络的时间演化趋势。同时,根据基于联合专利申请主体所属的省区域来解析中国

6、装备制造业产学研专利申请合作网络的空间演化趋势。  二、样本选择和数据处理  可获得专利保护的发明创造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考虑到三种专利中外观设计的技术创新含量较低,所以本文收集装备制造业和科研机构发布的联合专利中,只包括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国家重点产业专利信息服务平台进行数据查询。为了获取能够反映产学研合作的专利样本,本研究参考相关学者的方法,采取对联合申报的专利申请人字段进行识别的方式。设定检索条件如下:工业部门的赋值名称为公司、厂、企业,科研机构的赋值名称为大学、学院、研究所,在数据库中申请(专利权)人检索栏

7、分别输入公司、厂、企业和大学、学院、研究所的交叉组合,再加上装备制造业的检索关键字,检索“中国发明专利”和“中国实用新型”的数据。检索时间范围是自1985年~2011年27年间的联合专利申请状况。上述检索结果中有重复项,有些联合专利实际上是一个实体申请的(例如专利申请人为“**公司研究所”,“**厂研究所”,“**大学**公司”的发明专利)。同时港澳台地区的大学和企业联合申请中国专利也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因此剔除。最终获得两类联合专利共2181项。  分别对企业和高校(产学)、企业和研究所(产研)以及两者之和(产学研)进行统计(统计情况见图1)。  从装备

8、制造业产学研联合专利数的总体趋势上来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