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法学作业答案

仲裁法学作业答案

ID:1544225

大小:69.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11-12

仲裁法学作业答案_第1页
仲裁法学作业答案_第2页
仲裁法学作业答案_第3页
仲裁法学作业答案_第4页
仲裁法学作业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仲裁法学作业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仲裁法学形成性考核册姓名: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安徽广播电视大学2仲裁法学形成性考核册姓名:学号:得分:教师签名:仲裁法学第一次作业一、名词解释1、仲裁协议是指当事人自愿达成的将已发生的或将来可能发生的纠纷提交仲裁机构进行裁决的共同意思表示。2、明示仲裁协议明示仲裁协议,是当事人以口头或书面等形式明确、积极地表示将争议交付仲裁的意思而达成的仲裁协议。明示仲裁协议又可以分为口头的仲裁协议和书面的仲裁协议。3、默示仲裁协议默示仲裁协议,是之当事人以实际行

2、为表示仲裁意思而达成的仲裁协议。即双方当事人事先既无口头方式又无书面方式的仲裁协议,争议发生后,一方当事人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另一方当事人未提出异议而应诉。这样双方当事人都以实际行动接受了仲裁这一解决纠纷的方式,他们之间就达成了一个默示的仲裁协议。4、仲裁条款的独立性仲裁的独立性,表现在两个方面:1.性质上的独立性。尽管仲裁条款是主合同的一部分,但其性质与主合同其他条款的性质截然不同。具体说,主合同是规定当事人双方实体权利、义务的协议,是实体性质的;而仲裁协议是关于当事人双方选择仲裁方式解决其争议的协议,是程序性质的。所以,它和主合同是平行的,二

3、者可以分离。2.效力上的独立性。即仲裁条款虽然载于合同中,但其效力并不因合同其他条款效力的终止而终止。仲裁条款本身有独立的有效要件。5、仲裁事项仲裁法第2条规定,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6、派生证据所谓派生证据,是指从原始证据衍生出来的证据,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第二手材料”。比如,合同书的抄件,发货票的复印件等。由于派生证据的形成经历了中间环节,相对原始证据而言,其可靠性要差些。一般来说,只有在无法找到原始证据的情况下,才使用派生证据。7、原始证据所谓原始证据,是指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的证据,也就

4、是人们常说的“第一手材料”9仲裁法学形成性考核册。比如,合同书原件等。由于原始证据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没有经历中间环节,其可靠性优于派生证据。8、本证所谓本证,是指对当事人主张的事实能够证明其真实性的证据。比如,申请人请求被申请人返还借款,并向仲裁庭出具了被申请人书写的借条为证。借条能证明申请人主张的事实是真实的,即为本证。9、反证所谓反证,是指一方当事人为推翻对方当事人主张的事实而提出的证据。比如,在上诉借款案件中,被申请人以申请人书写的收条为证,说明该借款已经还清。该收条对申请人主张的事实来说,即为反证。可见,反证的作用在于否定对方当事人提出

5、的主张。10、举证责任举证责任,是指当事人对自己主张的事实所负有的提出证据加以证明,以及如果不能证明,则应当承担不利后果的责任。二、简答题仲裁中,无须证明的事实有哪些?下列事实,当事人无需举证:(1)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陈述的案件事实和提出的诉讼请求,明确表示承认的;(2)众所周知的事实和自然规律及定理;(3)根据法律规定或已知事实,能推定出的另一事实;(4)已为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确定的事实;(5)已为有效公证书所证明的事实。三、论述题仲裁协议的独立性?答:仲裁协议的独立性,或称仲裁协议的独立原则,是指这样一种情况:仲裁协议-主要是

6、合同中的仲裁条款,与合同应被看作是两个不同的单独的协议,仲裁条款独立于合同的其它条款而存在,不因合同其它条款的无效而无效,也不因合同本身的存在与否受到任何影响。这通常称作仲裁协议或仲裁条款的可分割性或自主性理论。姓名:学号:得分:教师签名:仲裁法学第二次作业一、简答题1、仲裁当事人具有哪些特征?答:(1)、当事人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  (2)、当事人之间必须订有有效的仲裁协议。9仲裁法学形成性考核册(3)、当事人之间的纠纷必须具有可仲裁性。2、法定代理人的范围是什么?答:仲裁法对法定代理人的范围没有作出直接的规定,根据代理制度的一般原理,无行为能

7、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因此,法定代理人的范围与监护人的范围是一致的。3、反请求有哪些特征?提出反请求需要具备哪些条件?答:被申请人提出的反请求具有以下特点:(1)反请求当事人的特定性。即当事人地位的双重性。(2)反请求的独立性。(3)反请求目的的对抗性。(4)反请求时间的限定性。(5)反请求事实、理由的牵连性。被申请人对申请人的仲裁请求提出反请求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反请求应由被申请人向受理原仲裁申请的仲裁委员会提出,否则不能形成反请求。(2)反请求只能由被申请人向受理原仲裁申请的仲裁委员会提出,而不得向其他仲裁委员会

8、提出。(3)反请求应当在仲裁委员会受理原仲裁申请后,作出仲裁裁决之前提出,否则就无法实现与原仲裁请求合并审理的目的。4、在哪些情况下应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