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后中巴关系的内在影响因素分析

冷战后中巴关系的内在影响因素分析

ID:15449229

大小:32.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8-03

冷战后中巴关系的内在影响因素分析_第1页
冷战后中巴关系的内在影响因素分析_第2页
冷战后中巴关系的内在影响因素分析_第3页
冷战后中巴关系的内在影响因素分析_第4页
冷战后中巴关系的内在影响因素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冷战后中巴关系的内在影响因素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冷战后中巴关系的内在影响因素分析2010年10月第27卷第1O期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ofHubeiUniversityofEducation0et.2010VoI.27No.10冷战后由巴关系酌内在影响因素分析杨龙(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四川南充637501)摘要:中国与巴基斯坦是有着深情厚意的邻邦,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巴基斯坦在1951年5月21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后,两国友谊以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为转折点,历经关系发展的探索期与高端期.至今中巴两国仍保持着"全天候,全方位"的友好关系.然而在中巴交流中,仍有一些内部不利因素,如

2、中巴之间交通不便,民间交往规模过小,中方贸易差过大等.这些可能会给中巴关系的发展带来消极影响.关键词:中巴关系;中巴经济贸易;民间往来;内在因素;消极影响中图分类号:D829.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44X【2010)10-0049-03作者简介:杨龙(1984一),男,湖北武汉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国际关系史,世界古代史,民族史等.巴基斯坦是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之间的交往源远流长.中巴往来自从两千多年前就开始了.张骞早在大约公元前126年会见贵霜人首领,联系贵霜人共同抗击匈奴人.在后来中巴两国的交流中,两国的学者,高僧

3、为传经立教,介绍别国风土人情撰写了许多作品,这些作品在当今既是中巴两国交往历程的印证,也变成了学者研究古代中,巴两国概况及两国之间交流史的资料.东晋高僧法显,唐代高僧玄奘等克服重重困难,跋山涉水到当今的巴基斯坦探求佛教经典,探索别样的印度文明.同时巴基斯坦也有名僧,学者为中巴文化来往做贡献.在近代由于同受殖民帝国侵略,两国往来受到些许影响.但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是中巴关系改善的一个转折点.在该转折点之前中巴友谊经历着冷淡期与摸索期,而该转折点之后中巴友谊踏上了全方位,全天候的战略伙伴关系,两国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开始频繁起来,中巴之间的交往跨

4、过了两国建交之初的摸索期,开始迈向高峰.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综合国力已有相当大的提高,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实体,中国的软实力已经延伸至整个世界.没有中国的参与,世界的新秩序就难以形成.而中巴之间依然保持友好往来,始终保持着对称均衡的状态.21世纪的世界是个相互影响的"地球村",不同地区,国家之间相互影响,共同发展.中巴关系虽然一直保持友好,但影响中巴友好往来的内在因素(中巴经济贸易往来,民间交流等)将深刻影响中巴友好往来.一,中巴经济贸易因素首先,中巴贸易规模较小.中巴自建交之初就开始了经贸往来,但直到21世纪之前,这四,五十年间两国贸易发展

5、速度却比较缓慢.从表I可看出,2003年一2008年中巴贸易总额平均每年有l0亿美元的增幅,到2008年中巴双边贸易额已达到7O亿美元.很明显,迈进新世纪,中巴贸易额的发展速度已有相当大的提高,但双边贸易在各自国家所占贸易总额比例仍较小.因此中巴贸易总额仍需提高,发展速度也需要大步提高.表12004—2008年中巴贸易总额概况表(单位:亿美元)中巴贸中国中国巴贸易占中国外贸占巴国外贸年度易总额出口额进口额逆差额总额的比例总额的比例2003年24.318.555.7512.8O.28%8.7%2004丘3O.6l24.665.9518.710.2

6、6%8.74%2005年42.634.38.326O.29%l2.2%2006年52.542.41O.132.3O.29%l1.04%2007丘65.454.311.143.20.3%l1.O8%2008年69.8159.751O.o649.69O.27%l3.19%(注:本表系作者综合网上中国驻巴基斯坦共和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所编各年度中巴双边贸易经贸合作简说所得.(http://pk.mobcoin.gov.cn/static/column/zxhz/tjsj.html/1)其次,作为相邻的两国,中巴之间往来的客观环境仍没有得到较大改变.

7、目前,两国之间的陆上交通只有通过喀喇昆仑公路进行,天气一恶劣,该公路便无法通行.空中运输只开通了两条空中航线.第三,在中巴贸易往来中,中国的贸易顺差在不断扩大.巴基斯坦出口给中国的产品主要是农产品和初级产品,产品附加值不及中国出口巴基斯坦的产品.而巴方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基础较为落后,虽然近些年,巴方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但这同时加大对中国工业产品,高科技产品等高附加值产品的进口需收稿日期:2010—08—20?49?求量,造成中巴贸易中,中国贸易顺差不断扩大之势.最后,大量中国商品进入巴基斯坦,对巴基斯坦本地企业和商业一些冲击,引起部分

8、生产商的反对,政府开始对中国进行反倾销调查.双方互相合作领域狭窄,中国对巴基斯坦的投资仅仅局限于工程承包,开发资源等,与巴基斯坦的金融等经济领域部门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