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中外历史上的社会转型(赖)

专题一 中外历史上的社会转型(赖)

ID:15483159

大小:149.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8-03

专题一  中外历史上的社会转型(赖)_第1页
专题一  中外历史上的社会转型(赖)_第2页
专题一  中外历史上的社会转型(赖)_第3页
专题一  中外历史上的社会转型(赖)_第4页
专题一  中外历史上的社会转型(赖)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题一 中外历史上的社会转型(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番禺区2012年高考历史三轮复习资料专题一中外历史上的社会转型时期【相关背景】社会转型一般是指社会变迁,它包括社会结构的变动和社会形态的转变。社会转型是全方位的,而且是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领域互动和制衡。促成社会转型的因素很多,根本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人才的脱颖而出与使用,各项制度的变革与创新也是极为重要的因素。第1课时中国历史上的社会转型时期【相关史实】★★中国古代史★【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3世纪)1.时间:春秋 公元前770~前476年 我国奴隶制度的瓦解时期战国 公元前

2、475年—公元前221年 我国封建制度的形成确立时期2.阶段特征:总体特征 大变革、大动荡、大发展时期,奴隶制度瓦解,封建制度形成,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具体特征:(1)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战乱频繁,分封制崩溃;各诸侯国改革。分裂走向统一。(2)经济上:铁农具使用和牛耕技术的逐步推广出现,井田制开始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步确立,封建小农经济形成确立(耕作动力由人力转向畜力;耕作方式由商周时期的大规模简单协作转向以户为单位)。手工业除官营手工业外,民营和家庭手工业兴起;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

3、破,出现许多商品商场和大商人。(3)文化上:呈现繁荣局面,形成“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春秋末期孔子创立儒家学说,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经过孟子、荀子的总结和改造,得到了发展,体系更加完整,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战国时期中国绘画艺术处在从萌芽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4)民族关系上: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直接推动了中原华夏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交往,我国历史出现了第一次民族融合。(三大发展趋势: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从分裂走向统一;出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

4、族大融合。)中外联系:春秋战国时期,正值西方(欧洲)古典文化(古代希腊、罗马奴隶制繁荣)时代。古典文化倡导的“人文思想”。★【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17~19世纪)1.时间:1368年 朱元璋建立明朝。明军攻占大都,元亡1644年 农民军攻占北京,明亡。清军入关,开始建立在全国的统治。2、总体特征: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和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具体而言:(1)政治领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社会走向衰落;市民阶层队伍不断扩大。(2)经济领域: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

5、位。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出现;对外贸易走向衰落。(3)民族关系领域:明清大大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定型。(4)对外关系出现新现象:一方面西方殖民者开始侵略中国,中国开始了反殖民侵略的斗争;另一方面,对外政策由开放逐步走向闭关自守。(5)文化上 传统科技未能转化为近代科技,中国科技逐渐落后于西方;统治者实行思想文化专制政策,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宋明理学走向反动,发展为心学;出现了反封建专制制度的民主启蒙色彩的思想,儒家思想有了新发展;文学领域反封建思想的小说繁荣;表现个性,

6、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最能反映文人画风貌的是写意画)。10“西学东渐”,西方一些科学技术和自然科学知识开始传人中国。中外联系:这一时期,欧美国家处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阶段。中西对比,中国已明显落后于西方。★★中国近现代史★【甲午战争后至五四运动前】(19世纪末20世纪初)1、【阶段特征】总体特征:由传统农业社会逐步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中国近代化全面展开。2、【基本内容】(1).政治领域: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先后发动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开始启动,并且取

7、得重大成果;封建帝制的结束、中华民国的成立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步深入人心。(2).经济领域:产生于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获得了两次重要的发展机遇,第一次是甲午战争后的“初步发展”,第二次是一战期间的“短暂的春天”;在列强侵略和近代工业的冲击下,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3).思想文化领域:先进的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的历程中,由政治制度领域逐步转向思想文化领域;1915~1919年的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和科学,成为近代中国思想文化迈向近代化的重要标志。它不仅动摇了封建正统思

8、想的统治地位,而且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历史影响。中外联系:这一时期,西方欧美国家正在完成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进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时期】(1949~1956年)1、【国际形势】:二战后形成两极格局对峙局面;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总体特征】: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2、【基本内容】(1)、政治:人民当家作主,建立三大民主政治制度;召开“一届人大”,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