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的过度报道加速“蝴蝶效应”

媒体的过度报道加速“蝴蝶效应”

ID:15488592

大小:3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3

媒体的过度报道加速“蝴蝶效应”_第1页
媒体的过度报道加速“蝴蝶效应”_第2页
媒体的过度报道加速“蝴蝶效应”_第3页
媒体的过度报道加速“蝴蝶效应”_第4页
媒体的过度报道加速“蝴蝶效应”_第5页
资源描述:

《媒体的过度报道加速“蝴蝶效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论媒体的过度报道加速“蝴蝶效应”黄靓《摘要》:2010年有两大危机事件令人们记忆犹新,一件是校园杀童案,另一件则是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记者的及时反应、快速报道体现了媒体应对危机事件的能力。但是我们发现,随着势态的发展,媒体的报道进入了密集阶段,虽然这样能够很好地满足受众的知情权,但是大量的重复信息、细节报道产生了“蝴蝶效应”,引发一连串不良的跟风现象,令受众感到恐慌。关键词:过度报道蝴蝶效应受众知情权尺度1963年,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提出并分析了“蝴蝶效应”,大意为巴西的蝴蝶偶尔扇动翅膀,很可能导致德克萨斯州的一场

2、飓风。亦指初始微小的偏差,可能带动整个系统的巨大连锁反应。2010年,有两起事件引发了不小的轰动,一件是学校频发弑童血案,另一件则是接连发生的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从表面上来看,这两大事件并无关联,但本人认为这与媒体的过度报道有着一定的关系,舆论导向的偏差,过度报道加速了“蝴蝶效应”,导致社会的悲观情绪短时间内迸发。2010年3月23日早上7点20分左右,南平实验小学的学生们与往常一样聚集在校园门口等待上学,然而,突如其来的一幕让所有在场的人都惊呆了。一名中年男子手持尖刀,朝着手无缚鸡之力的小学生捅去。短短的55秒钟

3、,13名小学生倒在血泊中。在这起恶性杀人案中,8名无辜的孩子不幸殒命,另外5名受伤的小学生在送往医院紧急救治后保住了性命。南平“3•23”恶性杀人案件震惊全国,立即引起各大媒体的高度关注,在连续几天内案件占据了各大新闻报纸的头版。为了抢占一手新闻,出现了个别不负责任的媒体记者,在未核实情况下将道听途说的失实信息最先发布在了网络上。还有媒体再三对凶手郑民生的个人背景及杀人动机进行了分析、揣测。新闻媒体的确有还原事实真相的社会责任,引导公众对已经发生的惨剧进行反思。详细的犯罪心理分析,也许能让大家意识到社会上存在着一部

4、分心理变异人群,学校应当加强安保工作。但是,短时间内密集的过度的报道,往往会诱发其他心理变异者的潜在犯罪因子。然而,这样的担心不无道理,就在“3•23”恶性杀人案发生的40多天里,全国各地又曝出多起校园凶杀案。江苏泰兴幼儿园砍杀案、山东潍坊校园自焚案,陕西省南郑幼儿园砍杀儿童事件等等。不得不让人怀疑,接连发生的血案,是媒体对“3•23”恶性杀人案过分关注所引发的“蝴蝶效应”。5再来说说富士康“12连跳”,富士安康员工跳楼所引发的连锁反应与“杀童案”似有几分相似。为什么媒体的报道铺天盖地,员工跳楼悲剧反而愈演愈烈?有

5、人士分析,在富士康“6连跳”之前,媒体和社会对此事的关注度并不高,自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把焦点集中到跳楼事件后,民众对企业残酷压榨劳动力的指责声不断。可是就在媒体开始大幅报道,引起社会强烈关注的时期,5月份里又集中爆发了6起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但事后调查发现,其中大部分员工跳楼与工作压力无关。这些员工选择以跳楼来结束自己的生命当然不能埋怨媒体。但是,有心理学家指出,对于原本心理就已经抑郁的人而言,大量的、不断的接收悲观负面信息,会明显的加剧心理负担,选择极端的解决方式。我想这或许就是为什么政府及社会舆论高度关注跳楼事

6、件的同时,悲剧仍接二连三地发生的原因吧。“杀童案”和“12连跳”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案件通过媒体的长时间广泛宣传报道,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事件的本身已经让人悲痛,偏偏媒体的大量传播,在提醒社会戒备的同时,似乎也无意中点醒了更多仇视社会,悲观厌世却苦于找不到更有杀伤力的宣泄方式的人,提供了一种消极不良的引导示范作用,进而引发了连锁式模仿。这一点从南平恶性杀人案后,多起类似校园血案频频发生就可看出。这样消极情绪是会影响、蔓延开来的,经过一定时间和范围的蓄积,达到顶峰时,甚至引发不良效仿,进而酿成令人震惊的悲剧。虽然

7、说媒体的报道本身并不是造成这些悲剧的根本,但是媒体的过度报道却着实加剧了这些事件发展的势态。对于公开发生的,影响力大的社会新闻不但不能隐瞒,而且报道还要及时。中央电视台特约评论员马晓霖认为:“现代信息社会公共事件是不可能瞒得住的。大消息不报,小道消息必定满天飞。杂乱的传言以及泛滥的谣言都会放大群众的恐慌心理。作为媒体在报道中最根本的还是要在全社会树立一种对类似问题的关注,经常性地对发现的潜在问题作事前报道,在全社会逐渐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在“杀童”和“跳楼”事件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媒体是否应该认真反思,加速“蝴蝶效应

8、”的会不会是我们自己呢?试想一下,对于此类事件,作为媒体应该如何履行社会责任,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高钢说:“新闻报道好比一把双刃剑,从积极的一面来看,真实的报道确实能够满足公众的知情权。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媒体故意加以宣染,那么可能效果会适得其反,不仅会让受众产生危机恐惧的心理,而且很可能还会唤醒那些潜在的犯罪分子的犯罪动机,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