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ID:1550104

大小:3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1-12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_第1页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_第2页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_第3页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_第4页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_第5页
资源描述: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作者:莫世湟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99目前,PHN的病理生理变化仍不清楚。带状疱疹的发病率各家报道不一。Ragozzino等人对明尼苏达州的Rochester地区1945年至1959年14年间的带状疱疹病人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其年发病率为13/1000。Mcgregor等人以及Hope-Simpson等人对参与综合性医疗的两大群英国居民的调查表明,其发病率分别为34/1000及48/1000。这些发病率没有性别差异,但却可能存在各族差异。北卡罗来纳州Schmader进行的人口研究表明,白种人易患带状疱疹

2、,其发病率是黑人的4倍。带状疱疹也多见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有报道何杰金病、白血病、淋巴瘤以及骨髓移植后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病人,其发病率可高达25~50%。更为重要的是带状疱疹的发病率与年龄密切相关,儿童罕见。Hope-Simpson报道其发病率于20岁以上人群约2/1000,50岁以上上升至5.1/1000,80岁以上则剧增至10.1/1000。Colbunders等人在一篇报道中指出,HIV血清阳性的男性带状疱疹总发生率为29.4/1000,在中非高达15%的HIV阳性病人曾有带状疱疹发作。Colbunders等人也发现急性带状疱疹

3、患者有91%的人HIV血清阳性,显示了带状疱疹在中非HIV感染治疗中的预见性价值。PHN也许是带状疱疹最严重的并发症。PHN的发病率因研究者所使用的PHN定义不同而异。普遍认为有代表性的定义为急性带状疱疹患者的疼痛持续超过4~6周,全部患者的发病率为10%且与年龄密切相关。Rogers等人报道60岁以上的发病率为47%,60岁以下则为16%。令临床医生困扰的是急性期后的带状疱疹神经痛有其自然病:状疱疹皮疹较快愈合,但疼痛消退则费时过久,大多数病人之疼痛常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然消失。Burgoon及其合作者在《带状疱疹的自然病程》一文中指出,一

4、组假设为100人的PHN患者中,未经特殊治疗而疼痛持续存在者为2个月90人,4个月后35人,7个月后仅15人。这些数字被1965年Hope-Simpson及1982年Ragozzino两人得出的研究数据所证实。这就意味着急性带状疱疹感染后一个月,不论是否经过治疗,都会有85%病人的症状得以改善;而患PHN持续5个月的病人则只有50%会有所缓解。这种自然缓解趋势增加了不同的PHN治疗方法效果评价的困难,同时也说明了文献中存在许多争论的原因。2 临床表现通常,PHN患者主诉的疼痛类型有三:续性烧灼痛、阵发性刺激痛、针刺样痛,也有触觉性痛觉异常

5、的主诉。80~90%的病人出现痛觉异常,常驻为动态性,如运动性刺激即可诱发疼痛。正因如此,许多病人穿上衣服,摩擦皮肤就会出现剧烈疼痛。此外,在受损皮区常有皮肤感觉的变化。Nurmikko等人论证认为,与正常的对侧相比,受累节段皮肤温觉、冷觉、热痛觉、触觉、针刺感觉、振动感觉及两点位置辨别感觉等都有改变。除感觉缺失及痛觉异常之外,通常病变皮肤都有色素改变并形成结痂。由于疼痛的剧烈性及顽固性,PHN患者常常失眠、焦虑不安、情绪压抑甚至有自杀倾向。3 治疗PHN的治疗要从带状疱疹急性期开始。带状疱疹是一种全身性病毒感染性疾病,有约5%的病人,特

6、别是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常产生一些严重的疾病,如肺炎、脑炎、脑膜炎、多神经炎、角膜炎及视网膜炎等。PHN的治疗包括以下药物和方:31 抗病毒药大部分作者都认为严重免疫功能受损病人采用静脉内阿昔洛韦治疗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危险,通常剂量为10mg/kg,每8小时1次,连续7天;而免疫功能受损较轻者可采用口服疗法,如阿昔洛韦每天5次,每次800mg,连服7天;免疫功能较好的病人是否需要使用抗病毒药治疗,尚有争议。一些随机对照研究表明阿昔洛韦、泛昔洛韦、万乃洛韦等到药可显著降低急性带状疱疹疼痛的程度及持续时间。但是,在抗病毒药能否预防PHN这一点

7、上,人们尚未达成共识。一方面,由Wood等及Huff等人进行的研究表明,阿昔洛韦没有预防作用;另一方面,Morton及Thomson的研究则肯定其作用。已经发现,阿昔洛韦对慢性PHN无效。因此,它不适用于已确诊的PHN患者。Merigan等人的双盲对照研究指出,恶性肿瘤患者感染急性带状疱疹时使用α-干扰素肌注既可减轻PHN的严重程度,又可缩短其病程。据Sklar等人报道,与对照组相比,带状疱疹急性期给予AMP肌注,一周3次,连续使用4周,亦可降低急性疼痛的程度和缩短病程,并且预防PHN的作用显著。Galbraith在对平均年龄为70岁的病人的

8、双盲对照研究表明,金刚烷胺可缩短急性带状疱疹的持续时间。32 甾类化合物Esman等及Wood等人所进行的两项随机对照研究表明甾类化合物虽然确实能够改善急性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