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篇)

氮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篇)

ID:15511690

大小:51.00 KB

页数:36页

时间:2018-08-03

氮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篇)_第1页
氮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篇)_第2页
氮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篇)_第3页
氮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篇)_第4页
氮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篇)_第5页
资源描述:

《氮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氮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2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氮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的资料2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氮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篇一2013届高三一轮复习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广州市第五中学36汪爱华【考纲要求】1.知道氮气稳定的原因及用途;2.了解常见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及对环境的影响3.会用硝酸的氧化性解释硝酸与金属.非金属及其它具有还原性物质反应的特点.4.了解氨气.铵盐的性质,掌握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和铵根的检验.5.初步了解常见化肥的基本性质【教学建议】1.用好氧化还原理论,帮助学生从价态的

2、角度建立氮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图2.用好离子反应理论和分类法,帮助学生理解氮及其化合物反应规律,记住并熟练书写重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和离子反应。3.搭建数学思维模型,让学生体验并掌握“守恒”关系是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工具。4.设计性质实验将化学性质和制备物质,验证性质的内在知识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化工生产与应用让化学回归真实,同时提高学生实验的设计和答题能力36【课时安排】第1课时:氮气.氮的氧化物.硝酸的性质第2课时:氮气.氮的氧化物.硝酸的性质应用第3课时:氨气.铵盐【教学过程】第1课时【

3、学生活动1】:建立氮及其化合物相互转化的网络并写出反应的方程式和反应原理。【基础再现】一、氮气的性质⑴与H2反应,工业合成氨原理)⑵与O2⑶工业制法:利用液态氮的沸点比液态氧的沸点低加以分离而制得氮气。⑷氮的固定:将游离态的氮转变为化合态的氮的方法。【问题】氮元素是活泼的非金属元素,但通常状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在高温、高压、放电等一定条件下才能反应,为什么?二、氮的氧化物氮元素有+1、+2、+3、+4、+5等五种正价,HNO2和HNO3的酸酐,它们都是大气污染物,空气三、

4、硝酸的性质和应用:【思考】1.发现盛放浓硝酸的试剂瓶中硝酸显黄色,如何处理?2.铝和铁在浓硝酸中“钝化”是化学变化吗?3.在下列反应中,硝酸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的是()A.FeO和HNO3B.Al(OH)3与HNO3C.H2S和HNO3D.CH3与HNO336【学生活动2】归纳硝酸与金属、非金属反应的一般规律1.硝酸与金属反应的一般规律(1)金属与HNO3反应一般不生成H2,浓HNO3一般被还原为NO2,稀HNO3一般被还原为NO。(2)足量金属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时,随着硝酸浓度的降低,产物也发生改变。(

5、3)金属与HNO3反应的一般通式为①金属+浓硝酸―→金属硝酸盐+NO2↑+H2O11反应中,表现氧化性(被还原)的HNO3;表现酸性生成硝酸盐的HNO322②金属+稀硝酸―→金属硝酸盐+NO↑+H2O13反应中,表现氧化性(被还原)的HNO3;表现酸性生成硝酸盐的HNO3442.硝酸与非金属反应的规律(1)浓硝酸能与碳、硫、磷等非金属单质反应,一般生成最高价含氧酸或最高价氧化物、二氧化氮和水。(2)与非金属反应,HNO3表现强氧化性,不表现酸性。【反馈落实】高考题组一有关氮的氧化物及硝酸所参与的离子反应1.

6、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2011江苏,6B:36NO2与水的反应:3NO2+H2O===2NO3+NO+2H()--(2)2010江苏13C:用稀NaOH溶液吸收NO2:2OH+2NO2===NO3+NO↑+H2O()++(3)2009广东理基,32ª:铁与稀HNO3反应:Fe+2H===Fe2+H2↑()++(4)2011新课标全国卷,12ª:FeS溶于稀HNO3:FeS+2H===Fe2+H2S↑()-++--(5)2011江苏在1.0molL1的KNO3溶液中,H

7、、Fe2、Cl、SO24可以大量共存()高考题组二氮的氧化物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2010山东13C:CO、NO、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2)(2010上海,4D)NO可用于某些疾病的治疗()3.(2009宁夏理综,7)将22.4L某气态氮氧化合物与足量的灼热铜粉完全反应后,气体体积变为11.2L(体积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则该氮氧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NO2B.N2O3C.N2O36D.N2O44.(2011山东理综,28(1)]研究NO

8、2、SO2、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NO2可用水吸收,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催化剂利用反应6NO2+8NH37N2+12H2O也可处理NO2。当转移1.2mol电子时,消耗的△NO2在标准状况下是________L。高考题组三硝酸5.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