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同文与秦书八体

书同文与秦书八体

ID:15517413

大小:3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03

书同文与秦书八体_第1页
书同文与秦书八体_第2页
书同文与秦书八体_第3页
书同文与秦书八体_第4页
书同文与秦书八体_第5页
资源描述:

《书同文与秦书八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书同文与秦书八体  秦书八体是指秦朝的八体,指的是八种书写的字体。兹分述于后:  1.大篆:是周宣王时太史籀写的十五篇文字。一名「籀文」,则是据写者之名而称的。据段注,则含古文在内(见《说文》页七六六)。  2.小篆:即秦朝李斯、赵高、胡母敬据大篆而省改,分别写成《仓颉》、《爰历》、《博学》篇,字体有别于大篆,所以称小篆。又一名「秦篆」,那是因为这些字形都是秦时人创的,并且通行于当代,所以称为「秦篆」。  3.刻符:是刻在符节上的字体。  4.虫书:是写在旗帜或符节上的字体。因这些字体有的像鸟,有的像虫,而鸟也称羽虫,所以称为虫书。  5.摹印:是写刻在印材上的字体。印材有

2、大小,所以在写刻之前必须先予规画,这就为什么称「摹印」的道理。这种字体的特征是屈曲缜密。  6.署书是题在匾额上的文字。  7.殳书是铸在兵器上的文字。殳是一种兵器。  8.隶书是由秦始皇命下杜(今陜西省长安县南)人程邈所作。这种字体书写便捷,辅助篆书的不及。  许慎《说文解字》对秦书八体的概括:  一曰大篆:广义的大篆指秦代以前的甲骨文、金文、史籀文和通行于春秋战国时期除秦以外的六国的古文,狭义上单指籀文。  二曰小篆:如上所述。李嗣真《书后品》赞曰:小篆之精,古今妙绝。秦望诸山及皇帝古玺,犹夫千钧强弩,万古洪钟,岂徒学者之宗匠,亦是传国之遗宝。  三曰刻符:此类篆体专刻

3、于符节上,因系用刀刻在金属上,不能婉转如意,故笔画近于平直,形体近于方正,现存有阳陵虎符上的文字即是。  四曰虫书:也称鸟虫书,篆书中的花体。秦以前就有这种字体,大都铸或刻在兵器和钟镈上。往往用动物的雏形组成笔画,似书似画,饶有情趣。也书于旗帜和符信,而汉代不乏鸟虫书入印的实例。  五曰摹印:也称缪篆。其实是汉代摹制印章用的一种篆书体。形体平方匀整,饶有隶意,而笔势由小篆的圆匀婉转演变为屈曲缠绕。具绸缪之义,故名。  六曰署书:也称榜书。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载:检者,书署也,凡一切封检题字,皆曰署,题榜曰署。  七曰左书:也称史书,佐书。也即秦古隶。称之为佐书,段玉裁认

4、为:其法便捷,可以佐助篆所不逮。近来有学者首先认为隶书之名隶,是起于徒隶所书;其佐书之佐,或是起于书佐(汉代职掌起草和缮写的低级官吏)所书而名。  八曰隶书。为我国文字由古体转为今体的重要里程碑。  再细分,小篆当还有玉筯篆、玉箸篆、铁线篆、草篆等。  自周朝东迁洛邑后,历五百余年诸侯兼并和七国争霸。到了秦统一的时候,在意识形态领域,已如《说文解字》的作者许慎所言,各国“田畴异,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尤其文字。  据说当时“宝”字的写法,有一百四十九种形态;“眉”字、“寿”字的写法也都有百种以上。  在字的结体上,有的柔婉流动、有的疏密夸张,有

5、的体势纵长,有的结构狂怪。  从中国书法艺术发展的角度来看,无疑为之提供了丰富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但对统一的中国来说,却带来了社会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交流上的困难与混乱。  秦始皇对此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实行“书同文字”,“罢其不与秦文合者”,命宰相李斯将当时所有字体统一为一种书写文字,这就是秦篆。即把原来的史籀大篆简化成小篆,故又称小篆。通令全国使用。  从秦小篆字体来看,它一方面保留了大篆字体结构和象形文字的基本特点;另一方面则对字体的结构进行较大的整理加工,使之相对统一和规范。主要的一是各种偏旁形体统一,每字所用偏旁基本固定为一种,而不用别种代替;二是偏旁的位置相对固定

6、,不能随便移动。三是大致确定每个字的书写笔数和笔顺。  文字的统一,实质是社会生活习俗以及人们的行为方式的变革,有一个认可接受适应的过程;加之在推广之初,人们对小篆的结构也不太熟悉,很难一下写得得心应手。于是,由李斯作《仓颉篇》,赵高作《爰历篇》,胡毋敬作《博学篇》;这三部书既作为学童的识字课本,又是推行小篆的模板,供国人学习临摹。  这种在当时纯粹以实用为主,兼辅美观的文字书体,最后发展成了东方古老的书法艺术之一种。  可以说,小篆的出现,不仅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也意外成就了中国书法史上的一次辉煌。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至峰山今山东峄县境内,刻立《峄山刻石》

7、;后至泰山,刻立《泰山刻石》。  公元前218年,秦始皇至琅邪山今山东胶南;立《琅邪台刻石》;又至之罘山今山东烟台西北,立《之罘刻石》。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东巡至碣石今河北昌黎县境内,刻立《碣石颂刻石》。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南巡第五次登会稽山今浙江绍兴东南,刻立《会稽刻石》。  这些刻石所书文字,都是标准的小篆字体,俱出自李斯之手。  殷商之甲骨文刻辞,是早期人类与自然神灵信息沟通的一种企图,是蒙昧时代认识未知世界的记录和表达。  商周于青铜器上铸刻铭文即金文或钟鼎文,用以祭祀神灵、记录事件、显示富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