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听课心得

乌鲁木齐听课心得

ID:15544899

大小:2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4

乌鲁木齐听课心得_第1页
乌鲁木齐听课心得_第2页
乌鲁木齐听课心得_第3页
乌鲁木齐听课心得_第4页
资源描述:

《乌鲁木齐听课心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3月26日至29日,我在乌鲁木齐八一中学听了3天半的小学语文“同课异教”课,所谓“同课异教”是指同一教学内容由不同的教师来上课,比较其对教材的分析、教学设计和教学风格的不同,达到相互学习的目的。这次新疆第四届“同课异教”课从每个年级各选了一篇课文,然后是来自新疆不同地方的教师来教学。其中一年级《美丽的小路》是4位教师授课,二年级《北京亮起来了》是5位教师授课,三年级《画杨桃》是6位教师授课,四年级《夜莺的歌声》是1位教师授课,五年级《杨氏之子》是8位教师授课,六年级《为人民服务》是4位教师授课,这28节课对授课

2、者来说是一次挑战,对听课者则是一次百花齐放的学习、借鉴、反思、进取。下面我就谈谈我对这次听课的心得体会:一、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位教师都以学生为中心,事事以学生来考虑,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成长,完全以学生成长、成才为最终目的。学生在各项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二、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很多老师会在课堂上穿插一些学习方法,让学生收获这些学习的方法,当他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时才能够用自己的力量解决。例如老师要求在正文学习前为每段标上序号,便于在学习课文时迅速找到所讲的内容。她还要求在读文章时对有生字

3、或读不通的句子多读几遍,这样就能“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老师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及时的纠正文字的发音,潜移默化的教导学生字音要读准的习惯。还有的老师一直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做好批注,有利于培养学生集中精力的好习惯。三、处理、把握教材的方法十分独到。一句教育名言说得好:“什么是教育,那就是学生把在学校所学的东西都忘记以后剩下的东西。”28位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和把握均有其独到之处。其中新疆教育学校实验小学的张铭轩老师的教学主要体现在严谨、科学。张老师的课严谨到“环环相套,丝丝入扣,行云流水,滴水不漏”。情景导入,

4、教学设计是那么合理,流畅。有关张思德的视频资料恰如其分、画龙点睛。张老师的课亲切、自然,激情洋溢,彰显出精湛的功底和高超的教学智慧。四、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28位老师对教材的把握都有其独特见解,都能抓住题眼,一步步的深入文本。《杨氏之子》这篇课文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和理解非常透彻。《杨氏之子》在感受杨氏子的聪慧时教师引导学生从“未闻”这个表示否定的词语中感受孩子的有礼貌,说话的委婉巧妙,教师引导孔君平为什么会指着水果中的杨梅问孩子“此是君家果”,那是因为他想考一考,逗一逗杨氏子,因为杨氏子甚聪慧是他早有所闻的,教师

5、对这一问题理解很透,学生也就吃透了教材。 五、注重引导学生朗读。大部分老师都非常注重指导学生朗读,但决不是为了读而读,而是在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去读,并且对读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例如:《美丽的小路》、《杨氏之子》、《画杨桃》教师注重学生对重点句子的朗读,在读中感悟,在感悟中朗读,甚至达到了背诵。配乐读,让学生深情并茂的体会文言文的魅力。学习中还穿插着齐读、分组读、示范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更好的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意思。六、亲切的评价语言。28位老师评价学生的语言是那么贴切,到位,如有的老师运用“你最聪

6、明、你会更加努力的、我的孩子,你真棒、你的眼睛已经告诉我答案了”等来鼓励学生。教师问题与问题之间的过渡是那么的自然,顺理成章,特别巧妙。听课犹如明镜,学习了别人,也会提高自己。总之,这次听课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把学到的方法运用到教学中去,朝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方面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为自己的课堂打造真正的有效教学。乌鲁木齐“同课异教”听课体会杜艳红2012年4月15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