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型与性格的论文

血型与性格的论文

ID:15560526

大小:26.1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4

血型与性格的论文_第1页
血型与性格的论文_第2页
血型与性格的论文_第3页
血型与性格的论文_第4页
血型与性格的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血型与性格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血型与性格[摘要]: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听到许多关于血型与性格的说法,对于这些说法,有些人觉得很准确,而有些人觉得是一派胡言,那么血型到底会不会影响我们的性格呢?从血型被发现至今很多学者一直致力于对血型的研究,经研究一些学者认为血型与性格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然而有些学者却认为性格是由基因决定并受环境影响的,与血型没有任何关系。在日常生活中女孩儿们经常喜欢做一些小测试,其中就有一些关于血型与性格的,通过这些测试以及我所读过的一些关于血型与性格的文章,我认为血型与性格没有任何的联系。[关键词]:血型、性格

2、、基因、联系一、血型(一)、血型的定义:血型是对血液分类的方法,通常是指红细胞的分型,其依据是红细胞表面是否存在某些可遗传的抗原物质。已经发现并为国际输血协会承认的血型系统有30种,其中最重要的两种为“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二)血型的发展史:在17世纪80年代的英国,有位医生曾经给一个生命垂危的年轻人输羊血,奇迹般的挽救了他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效仿,结果造成大量受血者死亡。19世纪80年代,北美洲的一位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的产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医疗热,却带来惊人的

3、死亡。直到20世纪初,我们才打开了科学输血的大门。人类最早认识的血型系统是ABO血型系统。1900年,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病理研究所的研究员卡尔·兰德施泰纳发现:健康人的血清对不同人类个体的红细胞有凝聚作用。如果把取自不同人的血清和红细胞成对混合,可以分为A、B、C(后改称O)三个组。后来,他的学生Decastello和Sturli又发现了第四组,即AB组。数年后,兰德施泰纳等人又发现了其他独立的血型系统,如MNS血型系统、Rh血型系统等。1930年,兰德施泰纳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几十年来,新的血

4、型系统不断被报道,由1935年成立的国际输血协会专门负责认定与命名工作。得到承认的30种人类血型系统包括超过600种抗原,但其中大部分都非常罕见。2012年02月28日,美国科学家发现了两种全新的血型,由此人类血型的总数增至32种。血型的发现开创了免疫血液学、免疫遗传学等新兴学科,对临床输血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血型系统也曾广泛应用于法医学以及亲子鉴定中,但已经逐渐被更为精确的基因学方法所取代。一、性格(一)、性格的定义:性格是指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

5、心理特征,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在性格中包含有许多社会道德含义。性格表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并表现在他的行为举止中。性格主要体现在对自己、对别人、对事物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言行上。(二)、性格的分类:性格是个性心理特征中的核心部分,它是一个人稳定的态度系统和相应习惯了的行为风格的心理特征。人与人的个性差别首先表现在性格上。性格是在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由于各人所处的客观环境不一样,先天的素质不同,形成了各种各样类型的性格。人的性格分为很多类型,不同心理学家有不同的分类,心理学

6、家按照一定的原则对性格所做的分类。心理学所划分的性格类型主要有:1、根据知、情、意三者在性格中何者占优势,把人们的性格划分为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2、根据人的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还是内部,把人们的性格分为外向型和内向型。3、根据个体独立性程度,把人们的性格划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4、根据人的社会生活方式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价值观,把人们的性格类型分为理论型、经济型、审美型、社会型、权力型和宗教型。5、根据人际关系,把人们的性格划分为A、B、C、D、E5种。(三)、性格的形成因素:学者们做了大量调查,发现影响

7、性格形成有先天遗传和后天形成两大因素。像遗传即为先天因素,环境和教育则为后天因素。下面将重点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教育因素三方面进行阐述:1.遗传因素:“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天生会打洞”,说明我们一出生身上就有父母的深深烙印。调查中发现,如果父母活泼开朗,则孩子常常具有活泼的性格,并且遗传因素在性格的形成中起很重要的作用。2.环境因素:孟母三迁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说明很早以前人们已经意识到环境对人一生的重大影响。性格的形成大到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密不可分,小到与亲子关系、玩伴关系同学关系密切相关。就

8、拿同龄的城乡孩子来说,就有明显的区别:农村孩子因生活条件差,大多动手能力较强,但由接触的人员有限,却又显得羞怯。而城市的孩子由于父母的工作强度没农村父母大,一般不怎么让孩子做家务,所以他们的动手能力较弱,但是他们见多识广,所以显得知书达理。城乡孩子的区别就是其生活的大环境造成的。3.教育因素: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瓦特逊博士说:“如果给我10个孩子,我有信心把他们培成养每个领域中的第一名,但有一个条件:他们不能是小学生和中学生,必须是刚出生的婴幼儿。”可见性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