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河油田高含水期油水层和薄差油层挖潜方法

海外河油田高含水期油水层和薄差油层挖潜方法

ID:15648117

大小:1.61 M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4

海外河油田高含水期油水层和薄差油层挖潜方法_第1页
海外河油田高含水期油水层和薄差油层挖潜方法_第2页
海外河油田高含水期油水层和薄差油层挖潜方法_第3页
海外河油田高含水期油水层和薄差油层挖潜方法_第4页
资源描述:

《海外河油田高含水期油水层和薄差油层挖潜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海外河油田高含水期油水层和薄差油层挖潜方法张华光1马强2(1、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明光路长庆油田公司油气工艺研究院工具室,邮编710021)(2、辽宁省盘锦市中油辽河油田金马油田开发公司,邮编124010)摘要:海外河油田是一个已经进入高采出程度、高含水阶段常规注水开发的普通绸油油田,在主力油层动用程度高,水淹严重,挖潜难度较大情况下,通过开展精细地层对比工作,采用微构造法、沉积微相法、电性图版法,来深化油水层和薄差油层剩余油分布规律认识,采取调层、堵水等措施手段,取得了较好措施增油效果。关键词:油水层;薄差油层;微构造法;沉积微相

2、法;电性图版法前言海外河油田是一个开发多年的老油田,现阶段储采比失衡,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高达13.5%。在经过三次加密调整后,井网密、井距小,部署新井余地小,后备储量接替十分困难。但是还需要满足采油速度1%开发要求,这二者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该阶段主力油层动用程度高,水淹严重。非主力油层动用程度相对较低,但是由于层薄、岩性、物性较差,挖潜难度较大。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做好非主力层的开发工作,在海外何油田探索油水层和薄差油层剩余油进行挖潜工作采用了一系列技术方法。1油藏概况海外河油田位主要开采层位马圈子东营组,含油面积13.1km2

3、,石油地质储量4217×104t,油藏类型为层状边水油藏,构造岩性油藏,是一个水驱稠油油田。储层属三角洲前缘沉积体系,以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前缘薄层砂沉积微相为主。岩性以细砂-粉砂岩为主,粒度中值0.16mm,平均孔隙度29.1%,平均空气渗透率633×10-3μm2,油层平均有效厚度11.8m。油品性质属普通稠油范畴,地面密度为0.953~0.978g/cm3,50℃地面脱气原油粘度为933~2786mPa·s之间,地下粘度为78~216mPa·s,地层压力13.7MPa,饱和压力13.5MPa。2油水层和薄差油层挖潜方法2

4、.1精细油层对比油层对比是油藏描述的基础,是研究油层空间展布和连通情况的基础。油层对比的特点有两个:一是细,剖面上要求划分对比到但砂层;二是注重连通性,砂层平面与剖面的连通情况和隔层的分布情况是重点[1]。针对岩性-构造油藏,采用“旋回对比,区别对待”精细油层对比方法,利用测井曲线把油层对比细化到单油层上,在大范围地进行油层对比的基础上作出目的层等厚图,找到岩性的尖灭线,并得到目的层最优化的含油面积分布图;然后在整理开发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作出目的层目前的主要剩余油分布图,最终找到具有开采价值的井,挖掘油水层和薄差油层剩余油潜力

5、。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宏观地地掌握油层的开发动态,能更准确地指导油田合理开发。图1油层连通图2.2微构造法微构造是指在油田总的构造背景上,油层本身的微细起伏变化,其相对高差在10m以内,构造范围在0.3km2以内的小构造。正向微构造指储层顶界起伏与周围地层相比相对较高的沉积体形态。正向微构造有利于油气的聚集,在油田注水开发后期,含水饱和度较高的情况下,正向微构造常为剩余油聚集区。负向微构造:指储层顶界起伏与周围地层相比相对较低的沉积体形态。负向微构造不利于油气的聚集,在油田注水开发后期,负向微构造常为高含水区。[2]图2正向微构造水驱

6、油示意图应用克立金插值技术(kriging)建立了海d24-4-2单砂体微构造图,等高线的间距由先期10m缩小到2m。该套储层(图3)分布范围小,地层向北,沿上倾方向渗透率变差,岩性向泥岩过渡,储层直至尖灭。具有油层本身微细起伏变化所显示的构造特征。H811—h711C—h713—h614—h416C连成了地层的尖灭线。油气藏类型为微构造—岩性尖灭油藏,构造位置南低北高,含油饱和度东低西高,在h2-10井周围边水活跃,靠近油水界面。较为特殊的是在西部出现了2个负向构造(h6-10、h4-12),这对剩余油控制有极大影响。海210和

7、海212都已注水,累注量9.36×104m3,因此,负向构造外的剩余油易受水驱,使油向正向构造h6-12处运移,致使北部尖灭带为剩余油富集区。对该单砂体通过区域地层对比发现,测井解释4口井有油显示,其余井为水层。累产油2.69×104t,累产水6.61×104m3,累计注水9.36×104m3。通过对该套层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和储层认识,发现主要是微构造和岩性两个主要因素控制油水在油气圈闭的分布形态。从目前所做的剩余油分布图看,含油面积向北有所扩大,在微高点海612井周围为剩余油富集区。通过调层下返,初期油量12.5t、含水49%,

8、累增油1256t。图3海612井区D24-4-2微构造图2.3沉积微相方法沉积微相是指沉积亚相带内,具有独特岩性、岩石结构、构造、厚度、韵律性及一定平面分布规律的最小沉积组合。研究沉积微相之前,应先进行区域沉积背景分析,建立沉积微相模式。岩心是研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