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专业介绍及导师简介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专业介绍及导师简介

ID:15684852

大小:63.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8-04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专业介绍及导师简介_第1页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专业介绍及导师简介_第2页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专业介绍及导师简介_第3页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专业介绍及导师简介_第4页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专业介绍及导师简介_第5页
资源描述: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专业介绍及导师简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三临床医学院专业介绍及导师简介(修订)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作者:研究生院 发表日期: 2010-12-1717:50:28 阅读次数: 443 查看权限: 普通文章第三临床医学院中医骨伤科学(博士学位专业代码100508/450121,硕士学位专业代码100508/105120)该学科是我校国家(教育部)和省级重点学科之一。1994年本学科点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本学科点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002年开始接受博士后工作人员。1997年被确定为广东省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病医疗建设单位,2005年1月该中心顺利通过了广东省中医药局的验收,现为广东省中医药防治骨

2、质疏松病重点专科。专业研究方向:骨质疏松系列研究;骨关节炎系列研究;中西医结合防治骨病系列研究;中医药促进损伤组织修复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导师组成员:韩清民、牛维、林一峰、黄宏兴(以上为博导),方坚、蔡桦、罗毅文、魏合伟、邵敏、王炳南、李钊、原超、张文财、乔荣勤、王斌、张志海、梁祖建、胡年宏(以上为硕导)。教学技术人员情况:本专业(中医骨伤科学)具有教授、主任医师11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14名,讲师、主治中医师、主管技师18名,具有博士学位9人(其中博士后2人),具有硕士学位12名,是一支素质高、职称、年龄结构合理,专业水平高,研究能力强的学术队伍。研究成果:本学科具有明显

3、的中医特色和专科特色,常年坚持“立足于中医,致力于中西医结合”的学科建设方向,融合了现代骨科的最新成就,“专一化”地培育和打造中医骨伤科专科“品牌”,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目前已形成了中医骨伤科专科优势,具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现拥有骨科病床150张,医疗设备先进,能开展各种类型的骨科手术,在骨伤科学科的教育、科研、医疗等方面,其整体水平居于全国前列,在广东省及其周边地区享有较大的知名度。其中“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系列研究”居于国内领先水平,是“广东省中医骨质疏松病专病医疗中心”。在长期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系列研究过程中,系统运用中医“肾主骨”、“脾肾相关论”、“血瘀论”等

4、基础理论,将中医的“平衡观”、“辨症观”、“整体观”运用于临床实践中,归纳总结了骨质疏松症发病机理为“多因多果”、“多虛多瘀”、“多脏器多系统”,提出了“补肾、健脾、活血”的骨质疏松症治疗原则,并以此遣方用药,研究出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方药---骨康,现已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研究批文,并成功转让,并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目前本研究方向已获得中澳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新药研究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项目、教育部青年骨干教师研究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和广东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近100余项科研立项资助。“补肾健脾活血

5、法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系列研究”分别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骨质疏松症患者生存质量和中医证型的相关研究”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出版学术专著9部,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举办国家中医管理局继续教育学习班四期。作为本学科另一研究方向的“骨关节炎系列研究”亦是国家级重点专科中医骨伤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95年开展对骨关节炎的防治系列研究以来,重点关注膝关节退行性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对该病种的中医外治机理及中药外用制剂亦有较深的研究。主持的省级课题有“膝骨性关节炎中医证型与组织病理学相关性研究”、“关节炎痛定

6、对膝关节骨内高压和血氧自由基代谢的影响”和“骨性关节炎中药巴布剂制备工艺研究”等5项。特别着眼于退行性骨关节炎的防治研究,主要特点在于通过补肾活血法结合理伤手法对骨关节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率先在国内开展绝经后骨关节炎的研究,通过大量的科学研究,系统研究了补肾活血法治疗老年性骨关节炎,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项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社会发展领域科技计划项目和广东省中医药局科研课题的资助。共发表科研论文70余篇。中医药促进损伤组织修复亦是中医骨伤科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本方向以骨伤疑难病症及其相关基础研究作为主攻课题,在骨折愈合、创伤的修复和重

7、建等方面,形成富有特色而稳定的研究方向。导师组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逐渐认识到骨伤科创伤疾病的研究和治疗应从“整体观念”出发,提倡“无创或微创”的治疗技术,应用“动态观念”恢复功能,以“开放兼容,融会新知”的发展眼光,解决本学科发展中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目前本研究方向已获得广东省博士后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研究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广东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厅、湖南省卫生厅等多项科研立项资助。《骨折愈合促进剂的研究》荣获2002湖南省科技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