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关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的探讨

新课标背景下关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的探讨

ID:15695466

大小:2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4

新课标背景下关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的探讨_第1页
新课标背景下关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的探讨_第2页
新课标背景下关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的探讨_第3页
新课标背景下关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的探讨_第4页
资源描述:

《新课标背景下关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的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课标背景下关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的探讨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人类的一座知识宝库,古诗词则是这座宝库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新课标也与时俱进地在“总目标”中提出了“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的要求,在“阶段目标”中更是明确要求诵读、背诵优秀诗文,小学阶段不少于160篇。由此可见,新课程标准肯定和提高了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地位。下面,就小学古诗词教学谈一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策略。  一、精心设计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源于兴趣。古诗词言简意丰,却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隔

2、甚远。教师在教学时特别需要创设与古诗词相和谐的情境,带领学生穿越时空,如临其境深入感受。  如教学李白的《赠汪伦》时,可先讲述汪伦用计诚邀李白到桃花潭做客。临别时,李白即兴写下七言绝句《赠汪伦》。这个故事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赠汪伦》一诗的兴趣。又如教学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就可采用设悬念的方法。古代有位大文豪写了一首七绝,在诗中直接将西湖比作美女西施,这位大文豪是谁呢?这首诗叫什么呢?是怎么写的呢?向学生提出一连串问题,是学生产生疑问。再如教学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可从“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句千古佳唱着手,激疑设趣,从而引导学生欣然诵诗。  二、丰富教学

3、手段,扩展学生的想象力  叶圣陶曾说:“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古诗词具有简洁、篇幅短小而意蕴丰富的特点,学生要充分了解诗中意境,诗句的言外之意,就要靠自己的想象补充和领悟,去联想、补充和创造,以构想诗词中的画面。此时,教师如果注意学生心理、态度和情感的变化,采取放录像、赏图片、配音乐、想画面等手段,努力扩展学生的想象。  例如,在学习《江上渔者》学习古诗后,请同学们想象在波涛滚滚的江面上,捕鱼人冒着生命危险,打捞鲜美的鲈鱼,使人不由对捕鱼人产生同情与怜悯。在学习古诗《春日偶成》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描绘春游时看到的景象。然后让学生读诗

4、,想象诗人所描绘的画面: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诗人闲来无事,于中午前后出去春游。一路上,只见鲜花翠柳,河水长流,心旷神怡。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自己也成了诗人,就更能感受诗人那种愉悦的心情。  三、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诵读方法,品味诗歌的韵律美  诵读是一种出声响亮、注重熟练、意在体悟与积淀的读书活动。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可见,诵读是古诗文教学的很好的方法。  如教学杜甫的《绝句》时,我引导学生边读边找诗中互相对应的字眼,学生很快找到了:“两个”对“一行”,“黄鹂”对“白鹭”,“鸣翠柳”对

5、“上青天”,“窗含”对“门泊”,“东吴”对“西岭”,“千秋雪”对“万里船”。他们还知道了这些字眼像对联一样词性相对,读起来朗朗上口,十分容易记忆。于是,整首诗就在学生自娱自乐式的你一言、我一答的诵读中渐渐熟悉起来。他们在诵读中,知道了诗歌描写的是春天来临时一派生机勃勃,热闹中蕴藏着宁静的景象。在有节奏的诵读中,诗歌所描绘的这种自然景物蓬勃向上、和谐之美,在学生脑海中有了初步的印象,让学生随着诗人的脚步去欣赏那时空悠远的诗中情。  四、鼓励学生多点个性化的理解,体味诗人情怀  新课标指出,古诗的学习,重点在于考查“是否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诗是语言的精华,一字一句

6、都是诗人经过斟酌得来的,有的甚至达到了完美的境界。教师过多地讲解,一味追求标准答案,反而会让古诗失去原本的魅力。我们应当多鼓励学生多点个性化的理解,体味诗人情怀。  如学习陆游的《示儿》,诗中“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悲”字就是诗眼。陆游悲的是什么?透过一个“悲”字,你又能感受到什么?学生通过课前资料的搜集,明白了陆游悲的是祖国还没有统一。透过“悲”字,我们仿佛看到一个骨瘦如柴的老人,在一个大雨滂沱的夜晚,卧在床上,双手紧紧地握住儿子的手,告诉儿子,自己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看到祖国的统一,等到收复失地了,家祭时不要忘了把收复失地的消息告诉他。这“悲”中有遗憾、有悲伤、有痛心,这是

7、多么悲壮的一幕,这是多么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五、充分认识课内外结合必要性,注重拓展延伸  吕叔湘先生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可见,使知识转化为学生自己所有的过程,应该是一个让学生学会学习的过程。“立足课内,向外延伸”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良好的古诗词教学形式。如学习了柳宗元的《江雪》一诗,再把张志和的《渔歌子》与之比较阅读。两首同样是写渔者的诗,可通过让学生找找这两首诗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了解两位文人的不同心境,加深对古诗的理解。而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巩固和补充,可让同学们在课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