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

河南省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

ID:15709170

大小:4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05

河南省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_第1页
河南省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_第2页
河南省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_第3页
河南省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_第4页
河南省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河南省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河南省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2005—2010年)  省卫生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  (二○○四年十二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卫生部等部门全国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2004—2010年)的通知》(国办发〔2004〕75号)精神,有效预防和控制地方病的流行,维护病区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病区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根据我省地方病的流行特点与防治现状,制订本规划。  一、我省地方病现状  地方病是在一定地区内发生的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自然疫源性疾病和与不利于人们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疾病的总称。我省是地方病流行严重的省份之一,全省158个县(市、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地方病流行,

2、主要有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大骨节病与克山病等。全省31个国家级贫困县和13个省级贫困县全部是地方病严重流行的重病区。地方病不仅给病人的身心带来痛苦,而且在经济和生活上也给家庭增加了沉重负担,严重制约了我省广大病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素质的提高。我省对地方病防治工作高度重视,早在1956年就成立了河南省地方病防治队积极开展防治工作。经过近50年的艰苦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到2003年底,通过实施全民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有147个县(市、区)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全省累计完成降氟改水病区自然村9372个,占全省病区自然村的50.6%,有24033户改良炉灶,

3、总受益人口680万人,大骨节病、克山病各病区县1998年均达到控制病区标准,通过连续10年监测,两病病情相对稳定。  由于受自然、社会以及经济等多种因素影响,我省的地方病防治工作形势依然严峻。截至2003年底,全省尚有50%的氟病区没有得到改水,并且由于广大农村地区饮用水源的变化,还有新发病区出现;由于早期改水工程报废现象严重、燃煤污染型病区改灶工作中止等,造成地方性氟中毒发病的回升;农村局部地区查出有高砷饮水井存在;商城县、固始县、光山县、罗山县、潢川县、信阳市氵师河区、信阳市平桥区、息县、淮滨县、商丘市睢阳区、邓州市、方城县等11个县(市、区)尚未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商丘、开

4、封、新乡、濮阳4市所辖18个县的162个乡为水源性高碘地区,大骨节病、克山病病因不明,目前的防治方法不属于病因阻断,不能从根本上杜绝两病的流行和发生。  二、防治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到2010年,全省95%以上的县(市、区)要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大骨节病等重点地方病的发病水平要显著降低。  (二)具体目标  1.碘缺乏病  (1)到2007年,11个尚未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的县(市、区)力争达到基本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到2010年,达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  (2)已达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的县(市、区),进一步巩固防治成果,保持防治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5、。  (3)到2005年底,商丘、开封、新乡、濮阳4市的水源性高碘地区居民全部使用不加碘食盐。到2010年,水源性高碘地区有50%的病区村采取改水降碘措施。  2.地方性氟中毒和地方性砷中毒  (1)2005年和2006年分别完成地方性氟中毒和地方性砷中毒病区分布和病情调查工作。  (2)到2007年,全省60%的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村完成改水任务,中、重病区村改水率达到80%。生活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村改炉改灶率达到75%。到2010年,全省70%的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村完成改水,中、重病区村改水率和生活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村改炉改灶率达到90%。改水工程保持良好

6、运行状态,水质符合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3)到2006年,地方性氟中毒和地方性砷中毒防治知识进入中小学校课堂。到2010年,地方性氟中毒病区中小学生和家庭主妇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达到85%和70%以上。  3.大骨节病和克山病  (1)到2010年,大骨节病重病区村儿童大骨节病X线检出率降到20%以下。  (2)通过举办培训班的方式,培训市、县大骨节病、克山病防治专业人员50名,使其掌握大骨节病、克山病诊断和治疗方法,及时发现并治疗新发大骨节病、克山病病例。  三、预防控制措施  (一)加强病情监测  结合公共卫生信息网络建设,完善地方病病情信息网络,加强地方病病情监测,加强

7、对碘(硒)盐生产、销售和居民用户的监督和监测、对改水工程的水氟水砷的监测,及时分析和预测全省地方病病情和流行趋势,为调整防治策略、制订防治规划、开展防治工作并考核评估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二)加大干预力度  各地根据地方病病种和防治工作所处的不同阶段,因地制宜地实施切实有效的干预措施。  提高碘盐覆盖率和合格碘盐食用率;坚持对碘盐生产、销售进行监督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巩固防治成果,保证消除碘缺乏病工作可持续发展。  水源性高碘地区要监督和监测居民不加碘食盐使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