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气的性质》教案分析

《氯气的性质》教案分析

ID:1580031

大小:30.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11-12

《氯气的性质》教案分析_第1页
《氯气的性质》教案分析_第2页
《氯气的性质》教案分析_第3页
《氯气的性质》教案分析_第4页
《氯气的性质》教案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氯气的性质》教案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氯气的性质》教案分析《氯气的性质》教案分析《氯气的性质》教案分析《氯气的性质》教案分析一、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1、地位与作用: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程中6大知识模块之一。本节之前学生虽然对氯气的制备有一定的认识,但是这节内容是学生进入高中以的第一次系统地对物质性质的学习,学生在此节学习过程中学习方法的掌握,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在以后有关元素化合物的学习。同时本节教学也为后面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学情分析:本节针对的是高一学生,他们通过在初中的学习中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了解过有关氯气的知识,加之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含氯的化合物,因此学

2、生有一定的好奇心,求知欲,能很好的展开程,但实验分析能力有待提高。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训练学生的观察和归纳能力;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以氯原子的结构特点作为切入点,认识氯气是一种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的本质;能运用次氯酸的性质解释漂白粉的漂白原理。(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逐步掌握研究化学问题的科学方法;通过问题讨论,掌握新制氯水具有漂白性的原因,体验化学知识的获得过程。(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探索研究物质和理论的兴趣,在探究过程中进行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教育;利用氯气的毒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4、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氯气的

3、化学性质以及氯气性质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难点:氯气与水的反应以及氯水的主要成分。二、学法分析在本节教学中我积极响应新改倡导的堂上“师--生、生--生”的互动的教学方法,在学法设计上采用实验探究与交流活动相结合,使他们注重自己对实验的观察,分析,设计及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培养学生交流的习惯。三、教法分析教学活动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使之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根据这一基本原理我采用了如下教学方法:1、实验促学法:通过教师的演示,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理解并掌握离子反应及其方程式的书写。2、情景激学法:创设问题的意

4、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在意境中主动探究科学的奥妙。3、探究、归纳法: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讨论、实验、归纳,最终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四、教学过程(一)联系碱金属导入新在第二学生已经学习了一族在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都具有相似性的金属元素--碱金属,知道了一些研究金属元素的方法,在的开始即向学生明确本节将学习一族在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同样具有相似性的非金属元素--卤族元素,简称卤素,并用多媒体显示卤族元素的名称、符号、原子结构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说明与学习碱金属相似,我们也先学习其代表“人物”--氯气,从而自然进入本节的学习。(二)氯气

5、的物理性质首先展示一瓶氯气,向瓶中加入1/蒸馏水,振荡后,在瓶后衬一张白纸,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出氯气的物理性质,并穿插史实: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伊普雷战役中,德军分钟释放了180吨氯气,致使1000人中毒,1/3人死亡,而这样世界上第一支专业的氯气部队就是在诺贝尔化学奖的得主哈伯指导下建立的,他把自己的天才贡献给了法西斯。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氯气毒性的认识,而且适时向学生进行了情感教育。由此再演示和介绍正确闻氯气的方法可谓水到渠成。(三)氯气的化学性质,是本节的重点,采用推理验证法,引导学生由氯的原子结构分析,推测它的化学性质,再通过实验验证,最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概括出氯气是化学性质很活泼

6、的非金属。1、设问激疑:根据氯的原子结构,请学生分析氯气的化学性质应该如何?如何验证?培养学生由原子结构推断性质的化学思想。由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出对氯气化学性质的探索。2、实验验证:(1)与金属的反应:做好三个演示实验①钠在氯气中燃烧②铁在氯气中燃烧③铜在氯气中燃烧。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注意反应条,写出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情况。例如,做铜在氯气中燃烧的演示实验时,教师一面演示,一面提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注意观察积极动脑。一面灼热铜丝,一面提出问题:为什么要灼热铜呢?(铜是不活泼的金属,必须灼热活化铜,使其达到燃点)灼热的铜放进盛有氯气的集气瓶时,提醒

7、学生注意观察现象。反应后立即提出问题:观察到什么现象?(剧烈燃烧、集气瓶里充满棕黄色的烟)棕黄色的烟是什么物质?(氯化铜晶体颗粒)写出化学方程式,注明电子转移。又设问:铜是不活泼的金属,为什么能够跟氯气剧烈反应?(从氯的原子结构特点出发进行分析,得出氯是非常活泼的非金属的结论)把少量水注入集气瓶里,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现象。观察到什么现象?(氯化铜溶于水,溶液变绿色--说明氯化铜易溶,氯化铜溶液颜色为绿色)教师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