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县县情教育宣传提纲2014.3

民勤县县情教育宣传提纲2014.3

ID:15803808

大小:81.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08-05

民勤县县情教育宣传提纲2014.3_第1页
民勤县县情教育宣传提纲2014.3_第2页
民勤县县情教育宣传提纲2014.3_第3页
民勤县县情教育宣传提纲2014.3_第4页
民勤县县情教育宣传提纲2014.3_第5页
资源描述:

《民勤县县情教育宣传提纲2014.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县情教育宣传提纲民勤人千百年来,世世代代在这块土地上征战风沙,挑战干旱,固守家园,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书写了一幅又一幅壮丽的篇章,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光辉的奇迹,也正是这艰难困苦的历史进程,孕育了“勤朴、坚韧、尚学、求真”的民勤精神。民勤精神是民勤人民在长期治沙兴水、建设家园的历史进程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民勤人民光荣传统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它既具有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共性,又具有鲜明的个性魅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了解民勤县情,大力弘扬民勤精神,对于巩固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成果,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全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

2、社会具有重大意义。一、县情概况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南临凉州区,西南与金昌市连接,东西北三面被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包围。全县辖18个乡镇、249个村,总人口27.45万,总面积1.59万平方公里,沙漠和荒漠化面积占94%。绿洲边缘风沙线长达408公里,是全国荒漠化面积较大、危害最严重的县份之一,在地理环境梯度上处于全国荒漠化监控与防治的最前沿,被视为北部风沙线上的一座“桥头堡”。民勤县地理位置在东经101°49′41″~104°12′10″、北纬38°3′45″~39°27′37″之间。东西长206公里,南

3、北宽156公里,总面积1.59万平方公里。全县最低海拔1298米,最高海拔1936米,平均海拔1400米,由沙漠、低山丘陵和平原三种基本地貌组成。民勤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区,大陆性沙漠气候特征十分明显,冬冷夏热、降水稀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年均降水量110毫米,蒸发量高达2644毫米,昼夜温差25.2℃,年均气温7.8℃,日照时数为3073.5小时,无霜期162天,特别适宜农作物生长。民勤历史悠久,早在2800多年前,这里就有人类生息繁衍,创造了“沙井文化”。公元前121年,汉将霍去病率兵收复河西,在此置郡设县。中华民国17年

4、(1928),以“俗朴风醇,人民勤劳”易名民勤。素有“人在长城之外,文居诸夏之先”之美誉,是全省有名的“文化之乡”。自恢复高考以来,全县有近5万学子考入大中专院校,近两年每年有5000多学子升入全国各类高校,高考综合录取率达到95%。—-19-—民勤物产丰富,农作物种类繁多,品质优良。工业矿藏已探明的有储量5.8亿吨煤炭资源,还有晶质石墨、芒硝、石膏、铁、镍等多种具有较高开发价值的矿产资源。县内风光资源丰富,具有发展风电、光伏电等清洁能源产业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近年来,民勤县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创

5、建全国节水模范县和防沙治沙示范县为目标,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科教兴县三大战略,大力推进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加快建设以县城为中心、红沙岗为次中心的县域经济增长极,培育壮大煤电化工、清洁能源、绿色农业、现代服务四大产业,把民勤建设成为石羊河流域生态屏障区、全市经济转型先导区、绿色产业和洁净能源开发区、科教人文示范区,努力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全县生态治理取得重大成效,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城乡基础条件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2013年底,全县实现生产总值60.56亿元,增长15

6、.3%;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0亿元,增长3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25亿元,增长22.5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60元,增长19.5%;农民人均纯收入9529元,增长35.5%。二、历史沿革民勤历史悠久,史前时期是石羊河水系下游的一块冲击平原形成的绿洲,《水经》称其为潴野泽。早在2800多年以前,这里就有人类生息、繁衍,创造了“沙井文化”。“沙井文化”因1924年首次在境内沙井子发现而得名,是中国西北地区的青铜时代文化。汉文帝前元四年(前176年),河西走廊为匈奴所有,今民勤县境属匈奴休屠王的牧地。元狩二年(前1

7、21年),汉武帝派骠骑大将军霍去病发动了祁连山之战,并获大胜。匈奴浑邪王杀了休屠王,以其众来降,今民勤县境始入西汉版图。约在元封三年(前108年)至太初三、四年(前102~前101年)间,在今县城西南20余里处置宣威县,在今县城约100公里处置武威县。地节二年(前68年),置武威郡,治所在武威县。是为境内立县之始。西汉在境内置县后,是本县历史上的第一次大开发,由先民们的牧业经济转为农业或农牧业并举的经济。—-19-—东汉至三国曹魏时期,境内仍置武威、宣威二县,属武威郡管辖。这时,宣威已是一个拥有万户以上人口的大县。西汉末武威郡由武

8、威县迁至姑臧县(今武威市)。西晋时期,境内撤销武威县,以其地并入宣威县,属武威郡。前凉时期除置宣威县外,收祖厉县流民在武威县附近置祖厉县,均属凉州武威郡。北魏时期,在境内汉室宣威县故地置武安郡,领宣威一县。西魏、北周至隋朝时期,境内无建置,其疆域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