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恶性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ID:15827603

大小:76.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08-05

恶性综合征的研究进展_第1页
恶性综合征的研究进展_第2页
恶性综合征的研究进展_第3页
恶性综合征的研究进展_第4页
恶性综合征的研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恶性综合征的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恶性综合征的研究进展恶性综合征在精神科并非罕见,其来势往往凶险,漏诊、误诊率高,潜在性病死率高。为此笔者对其概念、诊断与鉴别诊断、危险因素及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供同行参考。1历史与概念1.1历史与认识恶性综合征来自于法文syndromemalin,起初表示一种致死性的疾病状态,常由多种原因所致,症状不具有特异性[1]。此症状群最早在法国受到重视,据文献1956年Ady报道1例,记载了由于每日用氯丙嗪(2500mg)而发生高热、急性虚脱的病例,当时称之为致死性高热症;1962年法国Delay首先提出抗精神病药恶性综合征的名称,简称恶性综合征,他认为这是抗精神病药引起

2、的最严重的副反应;1965年Delay和Deniker又报告2例用氟哌啶醇发生高热、脱水、出汗症状,称为抗精神病药所致恶性症状群[2]。随后各国开始重视研究。1968年才有恶性综合征的英文名称。1976年Meltzer报道1例21岁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氟奋乃静葵酸酯(25mg)后出现高热、肌强直、昏迷等后给予支持好转,呼吁临床医生注意这类患者与致死性紧张症区别,后者常与抗精神病药无关[1]。1980年Caroff综合分析全世界60例恶性综合征的报道认为:这些患者被严重漏诊,他估算使用Delay诊断标准在使用抗精神病药的患者中应有0.5%~1%的发生率。1986年全

3、世界报道300例[1]。90年代以来我国的认识和报道也增多。1.2概念22恶性综合征是指以高热、意识障碍、肌强直、木僵、缄默伴多种自主神经障碍(如出汗、心动过速等)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组综合征[3]。为严重药源性副作用,主要见于抗精神病药、抗躁狂药、抗抑郁药等治疗精神疾病的过程中,其来势凶险,因此也称为药源性恶性症状群、神经阻滞剂所致的恶性综合征、药源性恶性综合征,简称恶性综合征。1.3个人观点恶性综合征是治疗精神障碍药物所致的严重副作用,但治疗精神障碍的药物并非是造成恶性综合征惟一的原因;恶性综合征常见于精神科,在他科并非不见;恶性综合征的每个症状都不具有特征性,

4、但重视、认识后,早期诊断治疗并非难事;恶性综合征不一定都在应用抗精神病药之后发生,部分病例在治疗舞蹈症服用多巴胺耗竭剂时、应用抗抑郁剂时、抗抑郁剂合并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时、抗帕金森病药物治疗突然撤药时都可能发生;应用恶性综合征的名称比应用恶性症状群、抗精神病药所致恶性症状群、药源性恶性症状群、神经阻滞剂所致恶性症状群的名称较为合理,属形态性质综合征。2流行病学2.1发生率与漏诊一般认为恶性综合征较为少见,但临床工作中并非如此。据资料报道发病率:0.02%~3.23%[1];据80年代资料调查估计其发生率在1%左右[2]。Pope等(1986)检查483例应用抗精神病

5、药物治疗1年的患者,7例确定患有恶性综合征(1.4%),其中4例漏诊(4/483),漏诊率0.828%,他认为恶性综合征比想象的要多[1]。22近年来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对其研究的重视,典型性恶性综合征相对较为罕见,不典型性恶性综合征相对较为增多,漏诊的多为非典型性表现者。例如出现的肌肉紧张可能被误认为药物副作用;出现的意识障碍被错误的认为系患者病情加重或没得到有效的控制;植物神经紊乱被忽视,更重要的是重视了典型的症状而忽视非典型性症状的存在。2.2病死率据资料调查报道恶性综合征60年代及以前病死率占76%;70年代病死率占22.7%;80年代的病死率占14.

6、9%;90年代的病死率占11.6%,平均病死率20.7%[2]。病死率降低的可能原因:对精神病认识水平的提高,用药更趋合理;典型性恶性综合征很少发生,不典型性也能较好地识别;能早期发现,及早治疗;对恶性综合征诊断标准的发展和理解;治疗方法的不断改进。2.3人群特点及危险因素男性多于女性,老年与儿童用药者多发,合并躯体疾病者多见,合并用药者及不规范用药者多发,用长效制剂、高效价者多见,有过度兴奋、持续不眠、营养不良、拒食、脱水等因素者易发,夏季多见[4]。既往有过恶性综合征发生的患者[5]。3临床表现与诊断3.1临床表现主要有高热、肌张力增高、缄默、意识障碍和多伴有

7、植物神经症状如心慌、出汗(大汗淋漓)、血压不稳。高热和肌肉强直往往同时发生或紧随,约40%患者体温高达40℃22。体温增高是恶性综合征的特征,药物影响体温调节中枢和肌肉强直,二者使体温升高;另一个特征是在体温升高的同时大汗淋漓共存。应该注意:目前随着不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的发展和应用,部分恶性综合征患者并不一定出现肌张力增高。辅助检查没有特异性,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升高,血清肌酸磷酸肌酶(CPK)升高,发生于95%的患者。肝功丙氨酸转氨酶(AST)、天冬氨酸转氨酶(ALT)升高。脑电图50%异常,主要是非特异性慢波,脑脊液检查95%正常。3.2诊断目前尚无统一诊断标准,但

8、临床中有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