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

【浅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

ID:15868256

大小:69.01 KB

页数:40页

时间:2018-08-06

【浅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_第1页
【浅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_第2页
【浅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_第3页
【浅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_第4页
【浅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庆阳市非师范专业毕业教师小学教育专业培训结业论文论文题目: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指导教师:柴玲玲班级:培训<3>班学号:20100334姓名:金文茜40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金文茜(宁县和盛学区甘肃庆阳745000)【摘要】素质教育在我国已推行数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受到教育界的赞同,同时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但是从目前的情形来看,农村中小学,在面临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情况下,思想预备不足,理念转变不够,行动迟缓,收效甚微,在响应上级号召下的教学改革换汤不换药。这些都严重阻碍了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

2、发展。2001年6月中共中心,国务院《有关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同我国宪法有关“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规定是完全一致的。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素质教育就是要促进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充分自由的、主动的发展,就是要促进人的各方面才能和喜好、特长的和谐统一的发展,同时包括人的道德水平和审美情操的发展,因

3、此素质教育应该是全面的教育。农村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培养21世纪人才和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迫切需要,是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和学校自身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农村基础教育走向新的历史时期的必然选择,广大农村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饱满的热情科学的态度,积极探索在农村中小学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关键字】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一、实施素质教育是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需要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对人才的需求不仅在数量上越来越多,而且质量上也越来越高,一个

4、缺乏现代意识和科学种养技术,不懂市场行情的传统农民,仅靠种几分田,不仅不能致富奔小康,就连养家糊口也十分困难。   而“应试教育”一般只重视传授知识,重视升学考试科目,不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所强调的基本技能,也只是应试教育,而忽视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农村需要大量的经济建设和管理人才,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孵翼下“孵化”出来的却是高分低能,畸形发展的“书呆子”,在农村经济建设的大潮中很难找到自己的位置。   40因此,农村呼唤素质教育,希望学校培养出会做人、会求知、会办事、有技能,具有一定的道德水准,文明修养和行为规范的人才,作为农村

5、教育工作者,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人才观念和质量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目标,充实教育内容,优化教育过程,改革教育方法,自觉实施素质教育,主动适应农村两个文明建设需要。二、实施素质教育是农村中小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应试教育”不仅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负面影响,而且对老师的自身发展和自身形象也造成一定的损害。为了应付考试,教师不得不以考试的手段训练学生,教师四处找复习资料,找各种试卷,或东抄西借,然后考试、改卷、评卷等,成天疲于奔命,根本无暇学习教育理论和先进的教学方法,无暇收集教改信息,无法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艺。久而久之,不仅自己成了“教书

6、匠”,而且对学校的教育工作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一)弱化了学校教育功能:“应试教育”以考试为手段,以分数为唯一标准,以把少数学生从多数学生中选拔出来为唯一目的,使基础教育出现了以偏概全,以偏代全的“畸形教育”倾向,从而大大削弱了学校教育的整体优势和功能。   (二)“简化”了学校教育的内容。基础教育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如学校必须把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的课程体系建立起来,把德、智、体有机结合起来;把知、情、意、行和谐地统一起来;把理论与实际、动脑和动手、教育与生产劳动联系起来;把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协调起来等等。而“应试教育”却导致学

7、校把教育内容区分为考试内容、非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学校就强化管理,教师就加班加点地教,学生就夜以继日地学。而非考试内容,学校往往以农村师资和设备不配套为借口给挤占了,造成教师“一边倒”学生也“一边倒”的“教学荒芜”现象。   (三)笨化了学校教育方法: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必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遵循其身心发展的规律,创造和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和方法,注意生动性和多样性,寓教于乐,寓理于情。在丰富多彩,人心动情的情境中把教育的目标变成学生的内心追求,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认识,学习态度和行为规范。可“应试教育”使学校和教师主要精力集

8、中于“应试”,至于思想教育、纪律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等只能采取简单的“速效”的方法。一些教师称他们的教育方法是“哄”、“吓”、“诈”、“骗”,对不遵守纪律的学生动辄训斥、体罚、拖出教室罚站,对作业不认真做的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