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设计(表格式)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设计(表格式)

ID:15868959

大小:1.30 MB

页数:82页

时间:2018-08-06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设计(表格式)_第1页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设计(表格式)_第2页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设计(表格式)_第3页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设计(表格式)_第4页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设计(表格式)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设计(表格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单元1 春夏秋冬导学案设计课题春夏秋冬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  课文是一篇“词串”形式的识字韵文。整篇课文是围绕一年四季的季节特点来安排词串的。课文配有精美的插图,为学生了解四季特点和识字识词创设了情境。为了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本课教学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将识字、写字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指导学生通过想象,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等多种方式来识字识词。本文词串韵律感强,画面感强,教师要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在识记生字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口头表达能力。m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2.制作本课生字卡片。(师生)课时

2、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一、儿歌导入,初步识字(用时:10分钟)1.播放儿歌《四季》。2.板书课题,指导学生朗读,教学生字“春”“冬”。(1)指导观察。(2)示范书写。(3)指导学生书写。3.指导组词。1.听儿歌,说说从儿歌里听到了什么。2.跟着老师朗读课题。3.学写生字“春”“冬”。(1)观察字的结构。(2)观察老师书写,跟着老师书空,说笔顺。(3)观察这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进行描红。4.联系生活给这两个字组词,交流自己识记“春”“冬”的方法。1.猜字谜。(1)三人看日出。(   )(2)又戴半边

3、帽,脚蹬两只鞋。(  )二、图文结合,朗读词语(用时:15分钟)1.出示课文中的插图,相机出示“春风”“夏雨”“秋霜”“冬雪”,指导学生借助拼音朗读词语。读准“风”和“霜”。2.出示词组。“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指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词组。3.指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朗读词语和词组。4.出示插图,指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画上有什么。出示词语“青草”“红花”“游鱼”“飞鸟”和词组“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5.指导学生用不同形式读好词语和词组,读出韵律美。1.学生自由朗读词语和词组,读不准的字音可以先圈起来,再请

4、教老师和同学,最后再读几次。2.学生先在小组内进行自主练习,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然后请读得好的同学示范,其他同学听一听怎样读出节奏感。3.采用不同方法朗读词语和词组。可以分开读,也可以组合读。4.观察课文插图,按照顺序说说图画上有些什么。5.借助拼音朗读好第三组词语和第四组词组。6.说几个像“春风”“夏雨”“春风吹”“夏雨落”这样的词语。7.男女生比赛朗读。2.看图写词语,用上本课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2- 三、多种形式,自主识写(用时:15分钟)1.出示本课的生字,指导学生识记。2.重点强调“霜”和“雪”,“飘”和“风”,指导学生观察字形,认识部首“雨字头”。3.指导学生区别做部首时的“雨”和汉字“雨”书写上的不同。4.指导学生积累其他带“雨字头”的字。5.示范书写“雪”“风”。指导学生观察结构。6.指导学生书写,巡视。1.同桌之间交流自己是怎样识记“吹、落、降、飘、游、池”这些字的。2.观察生字“霜”“雪”“飘”“风”,认识部首“雨字头”。3.说说在书写时“雨字头”发生了

6、怎样的变化。4.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观察老师书写。5.说出“雪”“风”的笔顺,以及书写时的注意点。6.描红,反馈,评价。7.自主识写“花”“入”“飞”。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8.描红,练写。3.写出下面生字的笔顺。风:__________________入:__________________飞:__________________   4.说出含有雨字头、风字旁、耳刀旁的字。雨字头:雪、______、______。风字旁:飘、______、______。耳刀旁:降、______、______。教师批注 -82-2 姓氏歌导学

7、案设计课题姓氏歌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  本课通过节奏明快的儿歌,把生字的组成规律和中国的百家姓结合在一起,为识字创设了一定的情境。要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自主识记生字,培养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课文短小,在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已知的经验来理解儿歌,也可以通过组织游戏来帮助学生在趣味中诵读,在诵读中感悟,培养语感,读出韵味。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2.制作本课生字卡片。(师生)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用时:3分钟)1.师生谈话,互相介绍自己姓什么。2.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知

8、道的其他姓。3.板书课题,指导朗读。1.说说自己姓什么。2.交流自己知道的其他姓氏。3.跟老师朗读课题,注意“姓”的韵母是后鼻音。1.我会读《百家姓》。赵 钱 孙 李周 吴 郑 王冯 陈 褚 卫蒋 沈 韩 杨二、初读课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