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几何画板探究“筷子插入水中的折射现象”

用几何画板探究“筷子插入水中的折射现象”

ID:15873674

大小:20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6

用几何画板探究“筷子插入水中的折射现象”_第1页
用几何画板探究“筷子插入水中的折射现象”_第2页
用几何画板探究“筷子插入水中的折射现象”_第3页
用几何画板探究“筷子插入水中的折射现象”_第4页
资源描述:

《用几何画板探究“筷子插入水中的折射现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用几何画板探究“筷子插入水中的折射现象”陈建图1(南通师范学校江苏南通226006)EPP′P′POOENN图2AA′A′Airir许多教材在讲到光的折射内容时,都会提及“将筷子插入装水的玻璃杯中,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发生了弯折”这一现象,并用图1所示光路解释:水中筷子上的任一点P射向空气中的光线经水面处发生了折射,由于人的视觉习惯,认为到达眼睛的光线是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的点P′射来的,P′点在P点的上方。其实,这幅图只反映了观察者在水面斜上方向下观察时所发生的现象。当观察者从杯子的侧面沿水平方向观察时,还可以观察到其它折射现象。设玻璃杯为薄壁圆柱

2、形(可忽略杯壁对光的折射),图2为沿水平方向观察时玻璃杯某一截面的俯视图,其中O点圆柱形玻璃杯截面的中点,ON为法线,P为处在水中的筷子上的一点(物点),P′为P的像点。从图2可看出:当光线从P点沿水平方向由水射向空气时,由于入射角小于折射角,导致像点较物点偏离圆心O。但定量推导像点P′与物点P位置关系的表达式却相当复杂,笔者尝试引导学生用《几何画板》这一工具软件,在虚拟仿真环境中,通过动态观察,探索物点P与像点P′位置的数量变化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从杯子侧面观察时的折射规律。1课件制作主要过程(1)构造一半径为R(如4cm)的圆,以代表盛水玻璃杯的截面

3、,并作出圆的直径AA′。(2)选中线段AA′,用“构造”菜单中的“对象上的点”在线段上建一控制点P(物点);选中圆,在其上构造另一控制点N(P沿水平方向由水射向空气的光线的入射点),构造法线ON。(3)构造AA′的垂线,在其上构造控制点E(将其作为观察者眼睛所处位置)。(4)构造入射光PN,用“度量”菜单中的“角度”测定入射角大小;计算折射角(),并运用“变换”菜单中的“旋转”及“构造”菜单中的“射线”等命令作出折射光线及其反向延长线,延长线交AA′于P′(像点)。2课件的调试运行经过以上步骤,课件的制作已基本完成。为利于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和探究,可利

4、用“显示”菜单中的“隐藏”命令将一些不必要的对象隐藏起来,并运用字体设置、图案色彩等命令对界面加以适当的优化和调整,同时按几何光学作图要求在光线上添加箭头。运行时用选择工具选中点P并拖动鼠标,即可改变物点位置,选中点N并拖动可调整入射光方向,以使折射光进入观察者眼睛。这样,通过不断调节,可观察到像点随物点位置变化的情况。3模拟实验数据通过以上方法,改变物点位置P、入射光点位置N及观察者位置E,可发现像点位置随之发生变化,下表为模拟物理图景的实验结果,其中取盛水玻璃杯截面半径为单位长度1,其余距离均为相对于截面半径的长度。像点P′物点P与O与O距离X′距离

5、X观察点E至O距离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2.000.1330.2680.4050.5480.6980.8623.000.1330.2670.4020.5410.6820.8280.9734.000.1330.2670.4010.5370.6740.8120.9435.000.1330.2660.4000.5350.6690.8030.9264数据分析与推论根据以上模拟实验数据可看出:(1)像点P′与O距离X′总大于物点P与O距离X,即像点偏离圆心的程度大于物点。(2)像点P′位置的变化量ΔX′总大于相应物点

6、P位置的变化量ΔX,这正是水中的筷子看起来都是放大的原因(若ΔX理解为筷子宽度,ΔX′则为相应像的宽度)。从另一个角度看,水中的筷子与观察者之间的这部分水可以看做是一个柱面凸透镜,筷子处于“水凸透镜”的焦点之内,所以看到的是放大的虚像。(3)从数据还可看出,当物点位置及观察者位置不同时,P位置的变化ΔX相同时,对应的像点P′位置的变化ΔX′并不相同,这意味着像的放大倍数与物点位置、观察者位置均有关。因此,当筷子以不同方式(直立或斜立)插入水中时,观察者从杯子的侧面沿水平方向可观察到多种不同的折射现象:图3图4(1)将筷子竖直插入圆形玻璃杯内的水中,并左右

7、移动筷子,观察者从玻璃杯的侧面能看到如图3所示三种现象,筷子在水中的部分被放大了,且筷子位于玻璃杯内左、右两侧时整个筷子看起来是“折断”的,他们分别向左、右两侧发生了偏移,筷子距玻璃杯的中心轴越远,“折断”现象越明显。图中OO′为玻璃杯的对称轴。(2)将筷子斜插入水中时,观察者从杯的侧面沿水平方向也能观察到三种现象,如图4所示。整个筷子看起来是“折断”的,筷子在水中的部分向偏离圆心方向侧移且放大。由于物点位置不同时像的放大倍数略有差异,因此粗细均匀的筷子斜插入水中时,从杯子侧面看到的“筷子”不同部分粗细略有差异。图5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讨论中认为物点P、像

8、点P′均处于与OE(E为观察者位置)垂直的直径AA′上,实际上像点不仅在水平方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