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体与界面化学 界面和胶体

胶体与界面化学 界面和胶体

ID:15905374

大小:30.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8-06

胶体与界面化学 界面和胶体_第1页
胶体与界面化学 界面和胶体_第2页
胶体与界面化学 界面和胶体_第3页
胶体与界面化学 界面和胶体_第4页
胶体与界面化学 界面和胶体_第5页
资源描述:

《胶体与界面化学 界面和胶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胶体与界面化学界面和胶体物理化学习题四《界面现象》与《胶体化学》部分一、判断题1、只有在比表面很大时才能明显地看到表面现象,所以系统表面积增大是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2、对大多数体系来讲,当温度升高时,表面张力下降。()3、过饱和蒸汽之所以可能存在,是因新生成的微小液滴具有很大的比表面Gibbs自由能。()4、在Gibbs吸附等温式中,Γ为溶质的吸附量,它随溶质(表面活性物质)的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加,并且当溶质达饱和时,Γ达到极大值。()5、由于溶质在溶液的表面产生吸附,所以溶质在溶液表面的浓度恒大于它在溶液内部的浓度。6、液体表面张力的

2、存在力图扩大液体的表面积。(9)7、表面张力在数值上等于定温定压条件下,系统可逆地增加单位表面积时环境对系统所做的非体积功。()8、弯曲液面产生的附加压力与表面张力成反比。()9、弯曲液面产生的附加压力的方向总是指向曲面的中心。()10、胶体的电动电势是指胶粒的相对运动边界与液体内部的电位差,其值一般高于热力学电势并随外加电解质而变化。()二、选择题1、将装有润湿性液体的毛细管水平放置,在其右端加热,则管内液体将()。A.向右移动B.向左移动C.不动D.左右来回移动2、向溶胶中加入少量高分子能使溶胶发生絮凝,是由于()。A、高分子使溶胶的

3、热力学稳定性降低B、高分子能降低溶胶的电动电势C、高分子在胶粒间桥联使其失去动力学稳定性D、高分子能破坏溶胶双电层。3、水在某毛细管内上升高度为h,若将此管垂直地向水深处插下,露在水面以上的高度为h/2,则()。A、水会不断冒出9B、水不流出,管内液面凸起C、水不流出,管内凹液面的曲率半径增大为原先的2倍D、水不流出,管内凹液面的曲率半径减小为原先的一半4、所谓乳状液是指()。A、油、水互溶所形成的二组分体系B、油分散在水中而不是水分散在油中所成的分散体系C、水分散在油中而不是油分散在水中所成的分散体系D、油分散在水中或水分散在油中所成的

4、分散体系5、在三通活塞两端涂上肥皂液,关闭右端,在左端吹一大泡,关闭左端,在右端吹一小泡,然后使左右两端相通,将会出现()现象。A、大泡变小,小泡变大B、小泡变小,大泡变大C、两泡大小保持不变D、不能确定6、往水里加入表面活性剂后()。A、(¶s)T>0,产生正吸附B、(¶s)T<0,产生正吸附¶C¶CC、(¶s)T>0,产生负吸附D、(¶s)T<0¶C¶C产生负吸附,7、人工降雨是将AgI微细晶粒喷洒在积雨云层中,目的是为降雨提供()。A、冷量B、湿度C、晶核9D、温度8、下列关于乳状液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乳状液属于胶体分散体系

5、B、乳状液的类型取决于水、油两相的体积C、O/W型乳状液不能转型为W/O型乳状液D、能被水稀释的乳状液属于O/W型乳状液9、Langmuir吸附等温式所基于的假设是().A、理想气体行为B、吸附与脱附的活化能均为零C、吸附热为一常数,不随吸附过程变化D、平整的固体表面10、乳状液的类型主要取决于()。A、分散相的多少B、分散介质的多少C、分散介质的性质D、乳化剂的性质11、液体在固体表面铺展过程中所涉及的界面变化是()A、增加液体表面和液固界面,减小固体表面B、增加固-液界面,减小固体表面C、减小液体表面和固体表面,增加固-液界面D、增加

6、固体表面和固液界面,液体表面不变12、溶胶的基本特征可归纳为()A、高度分散和聚结不稳定性9B、多相性和聚结不稳定性C、不均匀性和热力学不稳定性D、高度分散,多相性和聚结不稳定性13、将高分子电解质NaxR的水溶液与纯水用半透膜隔开,达到唐南平衡后,膜内外的PH值()A、PH内>PH外B、PH内14、所谓溶胶的沉降平衡是指()A各处浓度均匀一致B粒子匀速下沉C粒子分布达平衡D粒子所受重力=阻力15、将带负电荷的Sb2S3溶胶和带正电荷的Fe(OH)3溶胶混合,结果将是()A、不聚沉B、聚沉与否取决于搅拌速度C、发生聚沉D、聚沉与否取决于电

7、量是否相等16、用等体积的0.05mol·mAgNO3溶液和0.1mol·dmKI溶液混合制备的AgI溶胶,在电泳仪中胶粒向()A、正极移动B、负极移动C、不移动D、不能确定17、对一胶粒带正电的溶胶,使用下列电解质聚沉时,聚沉值最小的是()A、KClB、KNO3C、K2C2O4D、K3[Fe(CN)6]18、电动电势ζ是指()A、固体表面与滑移面的电势差9B、固体表面与溶液本体的电势差C、滑移面与溶液本体的电势差D、紧密层与扩散层分界处与溶液本体的电势差19、外加电解质可以使溶胶聚沉,直接原因是()A、降低了胶粒表面的热力学电势j0B、

8、降低了胶粒的电动电势ζ-3-3C、同时降低了j0和ζD、降低了

9、j0

10、和

11、ζ

12、的差值20、以30.00ml,0.01mol·l的KCl溶液,与10.00ml,0.02mol·l的AgNO3溶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