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布点与调查

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布点与调查

ID:15906504

大小:315.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8-06

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布点与调查_第1页
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布点与调查_第2页
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布点与调查_第3页
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布点与调查_第4页
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布点与调查_第5页
资源描述:

《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布点与调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布点与调查 布点要以调查为基础。为正确选择测量物质、测量点、测量方法和测量时间等,必须在测量前对工作场所进行现场调查,根据工作场所的具体情况及监测的目的,结合职业卫生标准进行。  1.现场调查对现场布点的重要性分析  1.1确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  通过现场调查确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对不确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可通过预采样和检测来确定。  例1:我们在接受一项微电子二期工程验收评价项目检测任务时,评价单位提供的检测项目中包含铝合金尘。然而通过与现场工作人员的交流,发现该工作实际为在洁净车间采用铝合金离子喷涂,根本不存在铝合金尘。

2、  例2:同样是微电子工业评价项目,用人单位提供的检测计划中光刻胶工序待检测物质含有环已烷,但通过预采样、检测,显示未检出环己烷,而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定性检测,结果显示样品中含有乙苯,后与用人单位核对,证实一期所用光刻用胶含有环己烷,而二期已换用新的工艺和光刻胶,其成份中含有乙苯而不再含有环己烷。  因此,检测单位在委托检测和评价检测中,进行现场卫生学调查时,必要时通过预检测,可通过现场直读仪器、现场预采样检测等方式,可有效地避免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的错、漏、差、缺。  1.2了解现场环境与工作条件。  工作场所的现场情况是千变万化的,很难掌握,而

3、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受现场环境条件,如温度、风速等的影响极大。  如存在火灾爆炸危险性的场所必须选用防爆型器材;  高湿度工作场所决定了硅胶管在采样中更换的时间与频率;  根据初步检测所得出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的范围,可以确定工作人员及采样与检测设备的防护类别与等级,尤其是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高的作业场所,甚至会对现场检测与评价人员造成职业病与安全两方面的双重危害。  2.几种重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现场调查与布点  2.1噪声  2.1.1噪声调查内容  工作场所的面积、空间、工艺区划、噪声设备布局等,绘制略图。  工

4、作流程的划分、各生产程序的噪声特征、噪声变化规律等。  预测量,判定噪声是否稳态、分布是否均匀。  工作人员的数量、工作路线、工作方式、停留时间等。  2.1.2噪声定点检测布点  工作场所声场分布均匀[测量范围内A声级差别<3dB(A)],选择3个测点,取平均值。  工作场所声场分布不均匀时,应将其划分若干声级区,同一声级区内声级差<3dB(A)。每个区域内,选择2个测点,取平均值。比如:一个车间里有抛丸区和数控区,就分别对这两个区选择2个测点,取平均值。  劳动者工作是流动的,在流动范围内,对工作地点分别进行测量,计算等效声级。比如:一个劳动者

5、在某个工作场所工作1小时,再到另外工作场所工作2小时,在第三个工作场所工作5小时,就需要对工作地点分别进行测量。  2.1.3噪声个体声级计检测  抽样对象的选定:在工作过程中,凡接触接触噪声危害的劳动者都列为抽样对象范围。抽样对象中应包括不同工作岗位的、接触噪声危害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其余的抽样对象随机选择。  抽样对象数量的确定:每种工作岗位劳动者数不足3名时,全部选为抽样对象,劳动者大于3名时,按表1选择。  表1抽样对象及数量2.2高温  2.2.1高温调查内容  了解每年或工期内最热月份工作环境变化幅度和规律。  工作场所的面积、

6、空间、作业和休息区域划分以及隔热设施、热源分布、作业方式等一般情况,绘制简图。  工作流程包括生产工艺、加热温度和时间、生产方式等。  工作人员的数量、工作路线、在工作地点停留时间、频度及持续时间等。  2.2.2高温现场布点  工作场所无生产性热源,选择3个测点,取平均值;存在生产性热源,选择3~5个测点,取平均值。  工作场所被隔离为不同热环境或通风环境,每个区域内设置2个测点,取平均值。  测点应包括温度最高和通风最差的工作地点。  劳动者工作是流动的,在流动范围内,相对固定工作地点分别进行测量,计算时间加权WBGT指数。  2.3高频电场、

7、工频电场  2.3.1调查内容  了解高频设备的型号、数量、频率、防护设施、操作人员操作位、接触时间等。  2.3.2现场布点  相同型号、相同防护的超高频设备选择有代表性的设备及其接触人员进行测量。  不同型号或相同型号不同防护的超高频设备及其接触人员应分别测量。  高频电场接触人员的各操作位应分别进行测量。  2.4尘毒  2.4.1调查内容  工作过程中使用的原料、辅助材料,生产的产品、副产品和中间产物等的种类、数量、纯度、杂质及其理化性质等。  工作流程包括原料投入方式、生产工艺、加热温度和时间、生产方式和生产设备的完好程度等。  劳动者的

8、工作状况,包括劳动者数、在工作地点停留时间、工作方式、接触有害物质的程度、频度及持续时间等。  工作地点空气中有害物质的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