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冰箱原理及发展

电冰箱原理及发展

ID:15913865

大小:287.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8-06

电冰箱原理及发展_第1页
电冰箱原理及发展_第2页
电冰箱原理及发展_第3页
电冰箱原理及发展_第4页
电冰箱原理及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冰箱原理及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电冰箱的制冷热工原理一、电冰箱发展概况及基本原理冷冻不仅仅用于食物保鲜。美国有5家专业公司专门从事在-200℃条件下保存逝者遗体的业务。许多人生前都怀有一种希望,这就是有朝一日在某种药物的帮助下能重新复活。选择在液氮中长眠的第一人是心理学家詹姆斯•贝德福德,他于1967年73岁时被癌症夺去了生命,从那时起有几十人仿效他的做法,而别外成千上万的人则签订了死后“冷藏”的合同。这些遗体在储藏时头部朝下,这样一旦自动化的控制系统失灵,可以使头部成为最后被解冻的部分。与普通人的感觉完全不同,冰箱并不是“制造冷气的机器

2、”,而是一种用来吸收食品中的热量的装置。它利用称为“制冷剂”的液体,将食品中的热量“抽取”出来并转移到冰箱外面。致冷剂通过冰箱的一系列装置流动,主要包括3个基本的部件: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并不断重复同一个制冷循环(近似卡诺循环)。除少数环保冰箱外,现在普通家用冰箱的制冷剂大多还是氟利昂(主要是二氯二氟甲烷),它储存在冰箱的专用容器中。当冰箱开始运转时,电动机带动压缩机开始工作,吸入处于低压和常温状态下的氟利昂蒸气,将其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约为10几个大气压)的蒸气。这些处于高温高压状态下的氟利昂蒸气离开压

3、缩机后被送往冷凝器。冷凝器是一种被多次弯曲的管子,称为“蛇形管”,一般是被安装在冰箱背后。由于进入冷凝器的氟利昂蒸气的温度比室温要高,热量就通过蛇形管的管壁向外散发,这样氟利昂蒸气的温度就降低了并从气态冷凝为液态,随后它离开冷凝器流向蒸发器。蒸发器由另一个蛇形管构成,同冰箱的内部接触。这个蛇形管比冷凝器的蛇形管要细一些,因此氟利昂的流动速度就加快了,随之而来的就是压力骤然下降----这符合所谓的伯努利原理。由于在蒸发器中压力急剧降低,氟利昂便剧烈蒸发,从液态变为气态,伴随这一过程的是温度降低。由于热量总是从

4、较热的物体向较冷的物体上转移,所以冰箱中较热的食物就将热量转移到流动着氟利昂气体的蛇形管上,从而达到制冷的目的。                    上述过程完成之后,制冷剂──氟利昂气体又“整装待发”,以便重新被压缩机“吸收”,从而开始下一个循环过程。由于氟利昂会破坏臭氧层,现在已经被逐渐淘汰,改用其他的制冷剂,但它们制冷的原理是一样的。冰箱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像家用冰箱那样的立式冰箱,另一种是通常为商店采用的柜式冰箱即冰柜。柜式冰箱用起来不太方便,但比前一种效率更高。事实上,每次打开家用冰箱的门时,

5、由于冷空气比重大,大量冷空气会向下流动并被热空气替代。但这种现象是不会在柜式冰箱上发生的,而且柜式冰箱的优点还在于它很少有除霜的必要。冰箱制冷过程的示意图:从压缩机出来的制冷剂处于高压气态,当它进入冷凝器时就会释放热量,从而变成液态并进入储存器。随后制冷剂流入一个更细的管子中,压力随之下降。这种低压的液体变冷,当它进入同食物周围空气接触的蛇形管时,制冷剂再次变为气体,同时吸收了食物的热量。吸收热量后,制冷剂进入压缩机开始下一个循环。二、制冷系统的分类制冷,即制造冷量。具体地说,就是通过某种物理或化学的方法,

6、使物体或空间的温度降低。实现制冷的物理或化学方法原理即制冷原理,根据制冷原理的不同,可将制冷系统分为很多类:蒸汽压缩式制冷、吸收式制冷、蒸汽喷射式制冷、升华制冷、空气压缩式制冷、热电制冷、磁制冷。三、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节流器和蒸发器等及封闭在系统中的制冷剂组成。压缩机压缩驱动制冷剂在系统中循环,制冷剂在循环中外界进行能量交换,发生“相变”。其中,在蒸发器中吸热蒸发,实现制冷。图1-5制冷系统原理图1.系统组成及部件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节流器和蒸发器

7、等部件及干燥过滤器、气液分离器等辅件组成,除此而外,系统中还必须充注一定量的制冷剂。上图为冰箱制冷系统示意图部件功能:压缩机——系统“动力心脏”,将来自蒸发器的低温低压蒸汽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冷凝器——散热部件,来自压缩机的高温高压气体通过与外界环境交换热量(散热)冷凝成高温高压液体。节流器——阻力部件,通过阻力节流,高温高压液体变成低温低压湿蒸汽。蒸发器——吸热部件,来自节流器出口的低温湿蒸汽中的液体与外界环境交换热量(吸热)蒸发变成低温低压气体。干燥过滤器——系统辅件,吸收吸附系统管道内的水份和杂质,保

8、持系统清洁。气液分离器——系统辅件,将进入压缩机的制冷剂气体中可能存在的液体分离,只使干蒸汽进入压缩机气缸内压缩,防止液体进入气缸发生“液击炸缸”事故。2.系统的热力循环制冷剂(也称工质)在制冷系统中从某一设定(人为设定)初态经过一系列状态变化又回到同一状态(初态),从热力学上分析,就是一个热力循环。借助热力循环,实现能量之间的转换,如热能变成机械能,机械能转化成热能。热力循环有热机循环和冷机循环。热机循环:从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