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课时跟踪检测(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含解析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课时跟踪检测(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含解析

ID:15915732

大小:10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06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课时跟踪检测(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含解析_第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课时跟踪检测(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含解析_第2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课时跟踪检测(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含解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课时跟踪检测(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时跟踪检测(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汉书·食货志》记载:“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敢犯令,没人田货。”该禁令的主要目的是(  )A.限制商人经营范围B.增加赋税收入C.加强商人户籍管理D.保护小农经济解析:选D 材料的主旨是反映汉朝时期的商人有专门的户籍,并且还不能拥有田地,否则没收,该禁令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商人占有田地,以免影响小农经济的正常发展,故答案选D项。2.学者吴慧指出:“重农抑商,重农是目的,抑商是手段。这一政策的实质是抑商人而存商业,退私商而进官商。”下列各项中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A.“重农”有效提高了农民阶级的

2、社会地位B.“抑商”成功地抑制了古代工商业的发展C.重农抑商强化了国家对社会经济的控制D.重农抑商成为历代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解析:选C 材料强调的是中国古代抑制私商而发展官商,这样的重农抑商必然强化国家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故选C项。“重农”也没有提高农民阶级的社会地位;“抑商”也未抑制古代工商业的发展;重农抑商的确成为历代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但并未揭示材料的主旨。故A、B、D三项错误。3.明代蒲州商人范世奎经商西北,“义而资益巨,占良田数百亩”。乾隆时,浑源、榆次二州县富商大贾“且多置买田地”。上述材料表明明清时期(  )A.商人仍遵循“以末起家,以本守之”的传统观念B.商业资本发展并开

3、始转化为产业资本C.晋商精明能干,敢于开拓新的领域D.官商勾结,搞垄断和特权交易解析:选A 商人富裕后之所以买田置地,是因为传统观念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故选A项。4.“帝王们也是‘经济人’,也要追求效用最大化,他们的政策‘选择’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照此观点来解释重农抑商政策的话,下列结论中可以成立的是(  )A.重农抑商实现了古代经济政策效用的最大化B.重农抑商始终是中国古代帝王的明智选择C.重农抑商是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时的必然选择D.重农抑商政策贯穿于整部中国古代史3解析:选C 材料中的观点强调帝王们制定

4、政策出于现实考虑,故本题应选C项。重农抑商政策在历史上不同时期所起作用不同,尤其是到了封建社会晚期,重农抑商政策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绊脚石,故A、B两项说法有误;重农抑商政策并非自古就有,故排除D项。5.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这反映出当时的政策是(  )A.禁止走私贩运B.“海禁”政策C.重农抑商D.保护生态资源解析:选B 材料中“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说明严格限制对外交往。6.清初实行抑商、“海禁”政策产生的影响是(  )①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

5、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②使封建经济长期延续,阻碍了社会的进步③成为中国与世界隔绝,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④加快了自然经济的解体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选B ④说法可以排除,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从鸦片战争以后,与题干所示时间不符。7.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解析:选C “近代的前夜”意即当时中国已出现近代经济的部分因素。C项表达的是一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这与中国传

6、统的小农经济是不同的,是中国经济新的因素。8.清朝乾隆时“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其深远影响是(  )A.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B.影响手工业扩大再生产C.使手工业品缺乏市场D.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解析:选D 乾隆时期富商大多将钱财用来买田置地,这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从而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二、非选择题(18分)39.政府的决策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自保)也,则众力不足也。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民以此为教,则粟焉得无少,而兵焉得无弱也?……归心于农则民朴而可正(治理)也

7、,纷纷则不易使也,信可以守战也。——《商君书·农战》材料二 松江府“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由供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苏州府“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计日受值”;盛泽镇“俱以蚕桑为业”。湖州府“俗皆织绢”;“惟湖以蚕……官赋私负咸取足焉”;南浔镇“烟火万家”。——摘编自明清史志资料材料三 清代中期农业税与工商杂税变化趋势图材料四 清代统治者坚持认为:“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