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明清时期“湖广熟,天下足”经济现象

论明清时期“湖广熟,天下足”经济现象

ID:15923980

大小:39.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8-06

论明清时期“湖广熟,天下足”经济现象_第1页
论明清时期“湖广熟,天下足”经济现象_第2页
论明清时期“湖广熟,天下足”经济现象_第3页
论明清时期“湖广熟,天下足”经济现象_第4页
论明清时期“湖广熟,天下足”经济现象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明清时期“湖广熟,天下足”经济现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论明清时期“湖广熟,天下足”经济现象-学术研究论文论明清时期“湖广熟,天下足”经济现象李华欧(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河南郑州450001)摘 要:“湖广熟,天下足”谚语的出现,是一种经济现象的真实反映,标志着两湖地区凭借粮食生产成为全国经济重地。唐代以后,中国经济重心开始有南移的趋势,以种植水稻为主的江南地区在全国的经济地位越来越重要。经过五代和北宋200余年的持续发展,江南生产的粮食成为供给天下的粮食来源,于是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或“苏常熟,天下足”的民谚。到了明朝中后期,江浙地区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粮食生产比重下降,湖广地区则由于长期的开发,承接江南地区农业功能,出现了“湖广熟,

2、天下足”的说法。“湖广熟,天下足”在湖广地区的出现,该地域的土壤水热条件是基础,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发展及种植技术层面的改进是关键因素,也与官府的轻徭薄赋与劝耕等政策的实施密切相关。关键词:“湖广熟,天下足”;两湖平原;水稻种植;劝课农桑中图分类号:K24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240(2015)02-0147-05收稿日期:2015-01-06作者简介:李华欧(1978-),河南永城人,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明清经济史。在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湖广熟,天下足”的经济现象。这一引人注意的现象发生于明清时期,是对当时粮食生产产地与全国粮食大流通的一种普遍认

3、识,其肇始于民间,最终得到官方统治集团的正式认定。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国内开始有学者研究这一经济现象,至今已成为长江流域经济发展史研究的热点。目前,国内的讨论集中在清朝两湖地区粮食生产、贮存、外运,以及漕运运输、商品粮性质界定等方面,其中张国雄先生撰写的关于探讨“湖广熟,天下足”的经济地理特征、内外条件分析等问题的一系列文章,见解深刻,但比较侧重于历史地理环境演变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国外则以日本为主要研究阵地,对湖广粮食生产流通的研究滥觞见于岩见宏的短文《湖广熟,天下足》,其后还有加藤繁、藤井宏、安野省三等以此为研究展开论述。主要观点是“湖广熟,天下足”出现于明朝正德、嘉靖年间,民谚出

4、现的原因在于两湖地区大米产量的提高。“湖广熟,天下足”作为一种经济现象,有其出现的历史渊源,下面笔者将从自然与人文社会两个方面对其形成的原因进行初步的探讨,以揭示明清时期长江流域的农业发展进程,并引发一些思考,对现代农业社会发展提供一些借鉴。一、民谚“湖广熟,天下足”溯源(一)从“苏湖熟,天下足”到“湖广熟,天下足”粮食生产在我国历史上历代王朝都极为重视。唐朝“安史之乱”后,中国经济重心不断南移,以种植水稻为主的江南地区经济在全国的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农业通过五代和北宋200余年的持续发展,江南生产的粮食成为供给天下的粮食来源,于是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或“苏常熟,天下足”)

5、的民谚。到了明朝中后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江浙地区粮食生产比重下降,湖广地区则由于长期的开发,承接江南地区农业功能,出现了“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苏湖熟,天下足”说明江南地区农业生产水平是居于全国领先水平的,只是随着经济发展,地狭人稠的人地矛盾显现出来。大规模生产粮食作物显然不能满足当地日益增长的利益需求,于是粮食产区开始向水土便利的长江中游地区转移。以今湖北、湖南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平原因其肥沃的土地,便利的交通,成为全国粮食生产的重要区域。但是引起我们注意的是,“湖广熟,天下足”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江南农业生产的衰退。相反,江南地区始终维系着“鱼米之乡”的美誉。从官府层面上来讲,“

6、湖广熟,天下足”并不代表着湖广地区的重要性已超过江南地区。从明清赋税额度来看,在明清的多数年份,江浙地区承担的赋税额度是全国最高的,这也从一个侧面佐证了江南地区商品经济的发达,而粮食在其经济交易中的比重持续下降。通过比较湖广地区与江浙地区的经济发展,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苏湖熟,天下足”限于人地条件,由单一的粮食生产转型为多种经济形式发展的模式。湖广地区承接江浙粮食生产的转移,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下以粮食生产而崛起。(二)“湖广熟,天下足”谚语从民间走向官方据国内学者考证,“湖广熟,天下足”谚语最早出现在明人何孟春的《余冬序录》中。其文记载:“湖藩辖府十四、州十七、县一百四,其地视诸省为最

7、巨,其郡县赋额,视江南、西诸郡所入差不及。而《余冬序录·职官》中说:“’湖广熟,天下足’之谣,天下信之,盖地有余利也。”何孟春曾为弘治六年(1493年)进士,嘉靖六年(1527年)春因疾告退还乡。弘治年间,新蔡人曹凤将赴任湖广右布政使,何孟春便向曹凤作此文介绍湖广地区的民俗情况。故目前可推知“湖广熟,天下足”谚语最迟在弘治年间就已经出现。察看此文,我们可以得知,“湖广熟,天下足”在当时被籍贯为湖南的官员所了解,不过是一句民间的谚语性质,并未得到官方的认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