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弓形态与下肢伤害之相关性

足弓形态与下肢伤害之相关性

ID:15937650

大小:11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06

足弓形态与下肢伤害之相关性_第1页
足弓形态与下肢伤害之相关性_第2页
足弓形态与下肢伤害之相关性_第3页
足弓形态与下肢伤害之相关性_第4页
足弓形态与下肢伤害之相关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足弓形态与下肢伤害之相关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北体学报第13期,页179~187(2005)足弓形态与下肢伤害之相关性蒋至杰王博民骆荣钦陈俊忠http://www.tpec.edu.tw/download_file.jsp?file_name=/_download_/self_store/73/self_attach/13-15%E8%B6%B3%E5%BC%93%E5%BD%A2%E6%85%8B%E8%88%87%E4%B8%8B%E8%82%A2%E5%82%B7%E5%AE%B3%E4%B9%8B%E6%8E%A2%E8%A8%8E_%E4%BF%AE%E6%AD%A3%E7%89%88_1025.pdf足弓形态与下肢伤害之相关

2、性蒋至杰私立实践大学王博民骆荣钦国立台北科技大学陈俊忠国立阳明大学摘要足弓型态与下肢伤害之间有一假设性关连,就形态而言,足可以依据不同的足弓高度被功能性归类为几种型态。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讨足弓形态与下肢伤害之相关性,以108位大专男性学生为受试者,进行简单之足围测量及下肢各部位疼痛、伤害之问卷调查。统计方法采用百分比例及相对危险比,比较分析各足弓形态与下肢伤害之关系。资料经分析与讨论后得到以下之发现;扁平足、高足弓足在下肢疼痛及伤害之发生率比正常足高。伤害与疼痛发生的比例由高至低分别为膝伤害、踝关节、足底筋膜炎、跟骨、阿基里斯腱炎、髋关节。有些伤害常发生在高足弓群、有些则发生在低足弓群,有些

3、则是同时出现在两种足型上。高足弓与低足弓是足部结构异常特殊族群,由于解剖构造上的差异使他们在从事身体活动时下肢所呈现在运动学与动力学的差异不但增加了伤害的可能性,也同时描述两种足型不同的伤害属性。关键词:足弓型态、下肢伤害壹、绪论一、前言人体下肢伤害的发生部份在于下肢之活动机制过度使用所造成,重复性的负荷集中作用于某特定骨骼、关节及周围组织(肌肉、肌腱、韧带),使该组织遭受伤害的程度(速率)大过于身体本身的修补速率,伤害于是形成。通常一个人常因为内、外在因素之影响,例如:训练方法错误、超负荷训练强度、运动鞋具、运动表面型态或下肢结构异常¡等等,导致下肢运动机制有过度使用之情形,在诸多影响因素

4、中以足部结构异常最吸引专家学者感兴趣及研究探讨,即是我们所熟知的扁平足(flatfoot)与高弓足(high-archedfoot)。本文将针对这两种特殊足弓型态进一步探讨。Jame等人(1978)、Cowan等人(1981)、Franco(1987)、Simkin等人(1989)、Thomas等人(1990)、Werner、Nigg(1992)、Dorsey、Irene、Joseph、Thomas(2001)等多位学者之研究指出足部结构异常者(高足弓足与低足弓足)倾向易于产生伤害,其主要原因在于高足弓群与低足弓群其足弓结构不同于正常者,在下肢力学参数方面呈现明显差异,当他们在活动时,下肢过

5、于集中偏颇使用某一特定肌群、肌腱、韧带或骨骼及关节受力位置,因而增加伤害的可能性。这些伤害据研究所示有阿基利斯腱炎(Achillestendinitis)、足底筋膜炎(plantarfascitis)、膝关节疼痛(kneepain)、胫腓骨伤害(shinsplintinjuries)、内侧胫骨受迫症状(medialtibialstresssyn-drone)、软骨软化(chondromalacia)、髂胫束摩擦症状(iliotibalbandfrictionsyndrome)、疲劳性骨折(stress-fracture)、大转子滑囊炎(trochantericbursitis)、踝关节伤害、

6、髋关节伤害等等。以上提及的伤害,有些常发生在高足弓群、有些则发生在低足弓群,有些则是共同发生在两种足型上。由以上的文献探讨得知,足弓型态异常与伤害密不可分,随时存在时时困扰,值得注意及预防。本研究采用问卷方式,以简化、避免解剖学专用术语困扰,简单易懂描绘下肢段几个重要常见之伤害部位,对108位受试者进行下肢伤害问卷调查,以探讨足弓型态与下肢伤害之关系。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目的在探讨不同足弓形态与下肢伤害之间可能互动关系。三、研究范围本研究以大专男性学生为本研究之研究范围。四、名词解释足部结构异常:以测量足内侧纵弓(足弓)高、低为判断依据,本文指扁平足(低弓足)群与空凹足群(高弓足)两种类型的人

7、,其它足部结构异常者如前足内翻、前足外翻、锤状足、马蹄形足、大拇趾内翻、大拇趾外翻、距骨关节外翻、距骨关节内翻或其他足部变形者等等,则不在本研究范围。贰、方法与步骤一、受试者本研究以世新大学121名非运动专长男性学生为研究对象,每周运动约三至四天,每次运动时间为一至二小时,运动型态除体育课运动项目外,大部份学生以篮球运动最普遍。108人完成完整问卷调查与足弓量测,平均年龄为20¡1.2岁,身高为173¡6.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