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巴山区山洪、泥石流灾害的防治措施

秦巴山区山洪、泥石流灾害的防治措施

ID:1595267

大小:3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1-12

秦巴山区山洪、泥石流灾害的防治措施_第1页
秦巴山区山洪、泥石流灾害的防治措施_第2页
秦巴山区山洪、泥石流灾害的防治措施_第3页
秦巴山区山洪、泥石流灾害的防治措施_第4页
秦巴山区山洪、泥石流灾害的防治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秦巴山区山洪、泥石流灾害的防治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秦巴山区山洪、泥石流灾害的防治措施初探谢兴发(佛坪县水利工作队陕西佛坪723400)摘要陕南秦巴山区每年汛期暴雨频繁,如何有效防御和减轻山洪灾害造成的损失,成为秦巴山区防洪减灾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佛坪“8.30”山洪、泥石流灾害形成的主要原因,提出针对秦巴山区山地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关键词山洪灾害防御对策2007年8月30日5时至10时,佛坪县普降大到暴雨,局部地区降特大暴雨。城区周围3小时持续降雨达150毫米,最大1小时雨量为68毫米,为历年来罕见。短时内的急骤暴雨迅速形成山洪、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多股山洪、泥石流涌入县城大街小巷,山洪、泥石流最高达1.5米,多处房屋被冲

2、毁。城区街道淤积量达3万m3。市政基础设施严重受损,水毁、堵塞排洪沟及排水管6322米,检查井、雨水井430眼,水毁公厕2座,电力、供水等全部中断,通讯不畅,整个县城陷入半瘫痪状态。据初步统计,全县1.3万人受灾,紧急转移安置4000人,因灾死亡2人,受伤3人;农作物受灾470公顷,绝收120公顷;倒塌房屋600间,损坏房屋2000间,房屋进水5700间。水利基础设施继2002年“6.9”洪灾后又遭受重创,县境内三条县、乡公路全部中断,大部分乡村道路不同程度被毁,此次洪水、泥石流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非常惨重。1灾害成因分析此次山洪、泥石流灾害由大气降水、地质结构、地形

3、地貌、岩土性质等因素共同作用引起,但也与人类活动如违章建筑占居排洪沟道等密切相关。1.1气象自然因素秦岭是我国南北气候的过渡带,佛坪地处秦岭南坡,属北亚热带北缘,受南北气候的影响而成为汉江北岸支流强降雨区,其降雨量充沛且大部分集中在夏秋两季,构成降雨集中、5强度大。2002年6月9日在佛坪县城实测日降雨量222.8mm,暴雨强度50.4mm/h。2007年8月30日县城区3小时降雨量150mm,最大暴雨强度68mm/h,为佛坪历史罕见,加之进入8月份持续降雨,土壤含水极度饱和,从而形成了此次山洪、泥石流灾害。1.2地形因素佛坪属汉江北岸支流,总面积1279km2,地形北高

4、南低,山势险峭,沟峡谷深,最高海拔2904m,最低海拔510m,相对高差2394m,沟壑密度达0.78/km2。坡面土层覆盖薄,降雨入渗少,含水保水能力极差,加之坡面和沟道比降大,坡陡流程短,各支流汇流迅速,极易形成陡涨陡落的山洪、泥石流灾害。1.3地质因素佛坪县位于秦岭褶皱带构造的中部,因经受了多期构造运动的强烈作用,地质作用复杂,岩土类型多,由于岩层大部分为花岗石、石英砂岩、千枚岩、石灰岩等变质岩系组成,成土速度极慢,土壤以粗砂为主,以至土层薄,岩土层面成节理面的倾角大,当与斜面一致时,在风化和重力的作用下,岩体的稳定性差,易于发生滑坡崩塌,形成了许多倒石堆,这些粗大

5、的岩块积存在沟道或山坡上,遇强降雨时,则为泥石流提供了固体物质条件。1.4人为因素近年来,为追求经济效益,人们将原本天然生长的杂灌林木全部毁掉,栽种幼苗经济林木,由于幼苗成林的周期较长,加之原来植被破坏,导致树砍根烂,土体失去了树根的固结作用,一遇强降雨,土体水分饱和,加大了自重,再继续降雨,雨水渗透并润滑了岩体表面,土体失去稳定,沿基岩表面下滑,形成了集中剥蚀,“8.30”洪灾后,县城周围坡面随处可见梳状滑坡的泥石流这一重力水土流失痕迹。1.5工程建设因素据记载,佛坪县发生过三次大洪水。1925年一次、1980年7月2日一次(50年一遇)和2002年6月9日一次(100

6、年一遇)。由于对山洪、泥石流的危害性还认识不足,所以公路矿山开采建设占用沟道、大量废弃渣土排入河道的情况并未改变;5部分单位、学校及农民为了省钱便利,占用河道骑沟修建房屋,人为缩窄行洪断面,造成行洪不畅,导致洪水中夹杂的树根、杂草、泥石流堵塞沟道,提高了洪水的势能,加剧了灾害的发生。县政府侧面的明月楼酒家为上世纪八十年代骑沟建房,曾两次遭受洪水袭击,由于2002年“6.9”洪灾仍未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未将房屋拆除,导致2007年8月30日的悲剧重演。“8.30”山洪,泥石流堵塞沟道,提高了洪水势能,洪水分成两股,一股直冲县政府办公楼,使县政府大楼淤泥1米多深,一股冲

7、向粮食局家属院楼房,导致居民住宅淤泥达2米多深,明月楼酒家沙发、桌、椅、家电满街漂流,城区山洪肆虐,汪洋一片,造成县城排水设施全部淤积堵塞。另外,还有索家湾、堰沟湾沟口,塘湾、佛中等几处侵占沟道,骑沟建房,导致山洪泥石流堵塞沟道,途径和停积之处房屋淤积倒塌,公路、耕地被毁,桥涵堵塞。2防治方案及措施应总结“8.30”山洪、泥石流灾害的教训,利用现代科技,走以防为主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路。针对秦巴山区山地自然灾害突发性强、危害性大的特点和规律,坚持“以防为主,防、抢、救相结合的方针”,因灾施治,因害设防,采取得力措施,主动防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