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

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

ID:15963989

大小:224.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8-06

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_第1页
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_第2页
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_第3页
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_第4页
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GB/T******—2002ICR65.020.40LY/TB64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LY/T1690—2007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Technicalregulationsonreconstructionoflow-functionforest2007-06-04发布2007-10月-1实施国家林业局发布IILY/T1690—2007目次前言I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类型划分与评判标准24.1类型划分24.2评判标准35改造方式与技术要求45.1改造方式45.2技术要求56作业设计56.1设计要求66.2设计过程66.3设计内容66.4设计文件组

2、成67施工与监理77.1施工77.2施工监理78检查验收78.1检查验收办法78.2检查验收内容79监测与档案管理79.1监测评价89.2档案管理8附录A(规范性附录)低效林小班现状调查与改造设计表99LY/T1690—2007前言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植树造林司负责解释。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国家林业局长防办、四川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立江、李冰、曾宪芷、骆建国、吴秀丽、王福祥、李守剑、王建华、王树军、唐咏乐、李定河、冶民生。9LY/T1690—2007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现有森林资源

3、中低效林实施改造的原则、类型划分、评判指标、改造技术与方式、设计施工、检查验收、档案管理及监测等内容和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内对低效林实施改造的生产技术活动。本标准所指的低效林,在林种上包括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和薪炭林,在起源上包括人工林与次生林,在林分类型上包括乔木林和灌木林。低效林改造不适宜于原始林、特殊灌木林的林分类型。低效林改造属森林经营范畴,对各种权属、类型的低效林实施改造,其改造过程包括工作流程(见5.2.1)的各个阶段。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

4、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6000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7908林木种子质量分级GB/T15163—2004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GB/T15776—2006造林技术规程GB/T15781—1995森林抚育规程GB/T18337.3—2001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低效林lowfunctionforest受人为因素的直接作用或诱导自然因素的影响,林分结构和稳定性失调,林木生长发育衰竭,系统功能退化或丧失,导致森林生

5、态功能、林产品产量或生物量显著低于同类立地条件下相同林分平均水平的林分总称。根据起源的不同,低效林可分为低效次生林和低效人工林;根据经营目标的不同,低效林可分为低效防护林和低质低产林。3.2低效次生林lowfunctionsecondaryforest原始林或天然次生林因长期遭受人为破坏而形成的低效林。3.3低效人工林lowfunctionplantation人工造林及人工更新等方法营造的森林,因造林或经营技术措施不当而导致的低效林。3.4低效防护林lowfunctionprotectionforest以发挥森林防护功能为主要经营目的且功能显著低下的林分。9LY/T1690

6、—20073.5低质低产林lowqualityandyieldforest以林产品生产为主要经营目的且产量、质量显著低下的林分。3.6低效林改造reconstructionoflow-functionforest为改善林分结构,开发林地生产潜力,提高林分质量和效益水平,对低效林采取的结构调整、树种更替、补植补播、封山育林、林分抚育、嫁接复壮等营林措施。3.7林分结构standstructure森林群落在树种组成、空间配置、年龄构成等方面所固有的特征。3.8育林择伐silvicalselectioncutting为改善森林更新和林木生长的环境条件,伐除病腐木、虫害木、火烧木及

7、生长不良、有碍更新和林木生长的树木,每次采伐强度不超过伐前蓄积量的25%,伐后郁闭度保留在0.3以上。3.9带(块)状改造stripreconstruction划出保留带(块)与改造带(块),伐除改造带(块),于改造带(块)内整地造林的改造方法。保留带(块)与改造带(块)的尺度根据林分状况和立地条件而定。3.10群团状改造lumpishreconstruction被改造的林分内,有培育前途的目的树种成群团状或块状分布时,采取抚育措施,培育目的树种,并对非目的树种分布的地块及林中空隙地,采取林冠下更新、空隙地造林的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