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独立学院教师激励机制探析.doc

浅谈独立学院教师激励机制探析.doc

ID:16001290

大小:2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07

浅谈独立学院教师激励机制探析.doc_第1页
浅谈独立学院教师激励机制探析.doc_第2页
浅谈独立学院教师激励机制探析.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独立学院教师激励机制探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独立学院教师激励机制探析  论文关键词:独立学院;激励机制;问题;思路  论文摘要: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新的办学模式,正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如何进行质量建设,提高办学质量,是摆在广大独立学院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质量建设需要高素质的教师,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的形成离不开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能力在平时的表现与经过激励后的表现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在一个人能力不变的情况下,工作成绩的大小取决于激励的程度。因此,设计科学、合理、有效的独立学院教师激励机制是独立学院实现办学目标的

2、一个重要因素。  一、独立学院教师激励机制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岗位激励机制不健全  大多数独立学院都设立了教学科研岗、管理岗、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岗、工人岗和退休专家返聘岗。从目前情况看,岗位激励机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缺乏足够的工作分析。工作分析是确定完成各项工作所需技能、责任和知识的系统过程,是一种重要而普遍的人事管理技术,它是人事管理所有活动的基石。由于没有真正地按每一名员工所在岗位的重要性、工作量的大小等对应地给予激励,使那些成为组织支柱的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受到打击,他们对组织

3、的满意度也越来越低,最终受损害的是学院。  二是缺乏科学的考核制度。由于独立学院的考核制度正处在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对教职工的考核缺乏科学性和经常性,而且考核工作只停留在定性阶段,定性分析在缺乏平时考核资料的情况下,难免受主管人员直觉判断所左右,有很大的局限性。  三是缺乏对退休专家返聘岗的科学认识。退休返聘专家尽管年龄偏大,但他们的经验和能力积累丰厚,对独立学院的发展和年青人的成长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从目前情况看,大多数独立学院的退休返聘专家都已成为学校的中坚力量。但我们发现,不少院校并未充分调动这些老专家的积

4、极性,给他们的报酬甚至不如一般讲师,在学院发展谋略上也未充分调动老专家参与的积极性。  2.津贴分配不合理  津贴分配仍然未摆脱平均主义的窠臼,激励机制在教师津贴分配中的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教师津贴分配中重数量轻质量;二是教师的贡献、业绩与津贴不完全对等;三是教师的创新劳动得不到有效激励。  3.编制管理不完善3  目前独立学院的人员组成主要为:传统人事编(包括母体院校任命的行政人员和派遣的教师、引进的部分高学历人员等)、人事代理编(新引进的部分硕士研究生、本科生等)、临时聘用人员(包

5、括退休返聘专家)等,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对同一学院的员工采用不同类的管理标准,必然产生内部的不公平性问题,也必将影响员工尤其是人事代理编员工的稳定。二是传统人事编的人员尽管是母体院校编内人员,但在各种待遇上并未完全享受同等待遇,这必然导致一方面母体院校教师不愿到独立学院工作,另一方面独立学院教师难以到母体院校工作,缺乏交流与进步的平台。三是不少学校并未按照相关的规定及时为人事代理编的人员办理“三险一金”(女职工四险一金),这必然导致这些人员的不稳定,也难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四是将退休专家列为临时岗位人员,使他

6、们缺乏归属感,难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4.青年教师生涯发展规划不被重视  不同群体的教师有着不同的职业生涯规划,青年教师是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中的重点对象。但是,从目前情况看,大多数独立学院并未重视对青年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的指导。对青年教师培养的投入不够,致使专任教师获得培训、进修等提高的机会较少,管理岗位的教师,获得职位晋升的机会不多。  二、独立学院教师激励机制建设的基本思路  1.制定科学、合理的薪酬宽带激励制度  所谓薪酬宽带是指对多个薪酬等级以及薪酬变动范围进行重新组合,使之变成只有相当少数的薪酬等级以及

7、相应的较宽的薪酬变动范围。如,可将目前独立学院的专任教师类、专职管理类职位分别划入各自的薪酬宽带(如下图所示)。这里是假定两类人员的薪酬水平相同,而实际情况是大多数院校专任教师类稍高一点。下图表明,只要能改善绩效,更低级别的人员也能够获得较高的薪酬,甚至超过比自己更高级别的人员。这种薪酬激励制度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他们在自己的本职岗位努力工作,不会一味追求职位或级别的提升;同样,对较高级别或较高职位的人员也能起到鞭策作用。  2.形成尊重教师的个性激励机制  一是深入了解教职工的需要,实行需要激励。注意做好

8、以下几点:深入了解教职工的需要特点,满足合理的需要,活化高层次的需要;善于抓住教职工的优势需要,给予优先解决;依据现行体制,根据不同编制人员的管理特点,实行分类分层激励。  二是充分发挥激励因素的作用,实行动机激励。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F.Herzberg)的双因素理论认为,激发动机的因素有两类:一类叫保健因素,如工资水平、福利待遇、生活条件、上下级关系等,这类保健因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