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图等价定理的研究回顾和中国实证

李嘉图等价定理的研究回顾和中国实证

ID:16003237

大小:358.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8-07

李嘉图等价定理的研究回顾和中国实证_第1页
李嘉图等价定理的研究回顾和中国实证_第2页
李嘉图等价定理的研究回顾和中国实证_第3页
李嘉图等价定理的研究回顾和中国实证_第4页
李嘉图等价定理的研究回顾和中国实证_第5页
资源描述:

《李嘉图等价定理的研究回顾和中国实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五组财政、税收、投资、贸易(字数:13000)杨东亮男1980.12.5吉林大学商学院数量经济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与财务决策电话:13500805314Email:adbell@yahoo.cn地址:吉林大学前卫南区东荣大厦A307(130012)陈守东男1955.1.1吉林大学商学院数量经济学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金融与财务决策电话:043185166334Email:chensd@jlu.edu.cn1李嘉图等价定理的研究回顾和中国实证杨东亮陈守东(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商学院)摘要:随着我国债券发行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债经济效应研究的基础性命题即李嘉图等价定理受到国内学者

2、的密切关注,本文在回顾与李嘉图等价定理相关国外文献基础上,对李嘉图等价定理的理论分析和经验分析进行系统的梳理,采用不同的检验方法,对李嘉图等价定理在我国的表现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在存在预期的情况下,李嘉图等价定理在我国是成立的,最后,指出对国债规模、政府支出规模和公众预期行为的进一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关键词:公债李嘉图等价欧拉方程协整中文图书分类号:F832.1文献表示码:A一、引言近些年,在许多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一个常见的经济特征就是经济在增长的同时,伴随着持久的财政赤字和不断扩大的国债规模。对公债的经济效应、规模和期限结构的研究成为经济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课题。其中,对公债经济效应的

3、研究是基础性的,并且以“李嘉图等价定理”的研究为标志。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经济学家们认同一个简单易懂的公债效应理论,即在著名的凯恩斯理论模型下,公债的增加在短期内,能够通过使家庭觉得更加富有而对经济有刺激作用,另一方面,公债同私人债务竞争可利用的资金,将会导致利率上升,改变经济产出的构成,特别的是,公债将会挤出私人投资,危害经济的长期增长。但是,自1974年,巴罗提出政府债券不是净财富以来,这一标准理论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Barro(1974)通过建立一个简单的世代交叠模型,分析指出在政府支出给定的情况下,为保持平衡预算,政府通过发行债券和征税对赤字进行融资,在经济上是等价的,这种代替

4、税收而发行的政府债券不能够影响私人部门的财富和消费,这是因为政府为平衡财政赤字而发行的债券仅仅被看作是时间上的延迟税收,只要这些延迟税收的现值不会有丝毫的改变,私人部门的财富和消费就不会有任何的变化。巴罗提出的这一等价关系得到了学者们广泛的研究分析,Buchanan(1976)指出发行公债与税收是否等价问题是一个古老的公共财政理论问题,李嘉图早已对此进行了分析,并肯定了这一等价关系。因此,学者们把政府通过发行债券和征税对赤字进行融资等价这一命题称之为“李嘉图等价定理”。李嘉图曾指出,在一个经济体中,对于2000万元战争经费,一次性的税收支付,无限期的每年支付100万的利息,和建立一个偿

5、债基金,持续45年每年支出120万,三种方案没有实质的差别。假设有2万个人,那么,对于理性的个体在第二种赤字融资方式下,留给子女2万元遗产,和在第一种赤字融资方式下,留给当子女1.9万元遗产会有什么区别么?——转引自巴罗工作论文,“ReflectionsOnRicardianEquivalence”。1978年以来,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中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政府对财政金融等领域也进行了积极的改革。伴随改革的顺利进行,我国的经济保持着持续的快速增长,人们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同时,我国的政府的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快速增长,政府财政赤字和

6、债务规模不断扩大。15这要求我们重新审视公债的经济效应和价值,进而评价我国财政政策的效果,对政策的未来走向提供政策建议李嘉图等价定理成立与否有着十分重要的政策含义。它涉及到政府通过发行债券来替代税收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有效性的评价;判断政府债券与税收互换对经济均衡产量和价格的影响,对通货膨胀率、利率、贸易平衡和汇率等经济指标变量的影响;判断政府累积扩大的债务规模与经济衰退、高失业率、高通货膨胀、高利率、巨额贸易赤字和货币贬值等糟糕经济表现间的理论关联和经验因果。。另一方面,国内学者李嘉图等价定理进行了不少的研究,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该定理引起争议的述评上,结合中国实际分析定理成立所需要的隐含假

7、设,指出该定理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我国的现实中,都不成立(胡迟,1997;袁东,1999;湛志伟,2005);类承曜(2003)、尹恒(2005)、郭宏宇(2006)和刘成奎(2008)对该定理在我国的表现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该定理在我国不适用,但是所采用的实证模型和方法有改进的空间,如类承曜对自己的结果持谨慎态度;值得一提的是,李广众(2005)实证研究发现该定理在中国得到了经验支持,等价定理是渐进成立的。基于李嘉图等价定理的重要性和国内研究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