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中说禅重新调整顺序便于学习

缠中说禅重新调整顺序便于学习

ID:16046716

大小:11.40 MB

页数:404页

时间:2018-08-07

缠中说禅重新调整顺序便于学习_第1页
缠中说禅重新调整顺序便于学习_第2页
缠中说禅重新调整顺序便于学习_第3页
缠中说禅重新调整顺序便于学习_第4页
缠中说禅重新调整顺序便于学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缠中说禅重新调整顺序便于学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分型、笔与线段(2007-06-3009:49:51)在宾馆里闲着等着10点开始的腐败,半个小时,找个面首来面首有点时间紧张,还不如给各位写个主贴,来个课程,耗费一下各位周末腐败的时间。瞧了一下,有位叫石猴的网友写了帖子来解释什么是线段,他的理解还行,但不够严密。其实,本ID的线段是可以最精确定义的,本ID的理论,本质上是一套几何理论,其有效性就如同几何一般,本ID理论当然有失败不严谨的时候,但这前提是几何的基础失败不严谨,不明白这一点,就不明白本ID的理论。这里,就把本来是后面的课程提前说说。下面的定义与图,都适合任何周期的K线图。先看图中的第1、2,图中

2、的小线段代表的是K线,这里不分阳线阴线,只看K线高低点。  像图1这种,第二K线高点是相邻三K线高点中最高的,而低点也是相邻三K线低点中最高的,本ID给一个定义叫顶分型;图2这种叫底分型,第二K线低点是相邻三K线低点中最低的,而高点也是相邻三K线高点中最低的。看不明白定义的,看图就明白了,这么直观都不明白,那去和孔男人为伍吧。顶分型的最高点叫该分型的顶,底分型的最低点叫该分型的底,由于顶分型的底和底分型的顶是没有意义的,所以顶分型的顶和底分型的底就可以简称为顶和低。也就是说,当我们以后说顶和底时,就分别是说顶分型的顶和底分型的底。两个相邻的顶和底之间构成一笔

3、,所谓笔,就是顶和底之间的其他波动,都可以忽略不算,但注意,一定是相邻的顶和底,隔了几个就不是了。而所谓的线段,就是至少由三笔组成。但这里有一个细微的地方要分清楚,因为结合律是必须遵守的,像图3这种,顶和底之间必须共用一个K线,这就违反结合律了,所以这不算一笔,而图4,就光是顶和底了,中间没有其他K线,一般来说,也最好不算一笔,而图5,是一笔的最基本的图形,顶和底之间还有一根K线。在实际分析中,都必须要求顶和底之间都至少有一K线当成一笔的最基本要求。当然,实际图形里,有些复杂的关系会出现,就是相邻两K线可以出现如图6这种包含关系,也就是一K线的高低点全在另一

4、K线的范围里,这种情况下,可以这样处理,在向上时,把两K线的最高点当高点,而两K线低点中的较高者当成低点,这样就把两K线合并成一新的K线;反之,当向下时,把两K线的最低点当低点,而两K线高点中的较低者当成高点,这样就把两K线合并成一新的K线。经过这样的处理,所有K线图都可以处理成没有包含关系的图形。而图7,就给出了经过以上处理,没有包含关系的图形中,三相邻K线之间可能组合的一个完全分类,其中的二、四,就是分别是顶分型和底分型,一可以叫上升K线,三可以叫下降K线。所以,上升的一笔,由结合律,就一定是底分型+上升K线+顶分型;下降的一笔,就是顶分型+下降K线+底

5、分型。注意,这里的上升、下降K线,不一定都是3根,可以无数根,只要一直保持这定义就可以。当然,简单的,也可以是1、2根,这只要不违反结合律和定义就可以。至于图8,就是线段的最基本形态,而图9,就是线段破坏,也就是两线段组合的其中一种形态。有人可能要说,这怎么有点像波浪理论,这有什么奇怪的,本ID的理论可以严格地推论出波浪理论的所有结论,而且还可以指出他理论的所有不足,波浪理论和本ID的理论一点可比性都没有。不仅是波浪理论,所有关于股市的理论,只要是关系到图形的,本ID的理论都可以严格推论,因为本ID的理论是关于走势图形最基础的理论,谁都逃不掉。再说说分型、笔

6、、线段(2007-07-1622:14:16)如果真明白了前面的,这课就不必再说了。本ID反复强调,本ID理论的关键是一套几何化的思维,因此,你需要从最基本的定义出发,而在实际操作的辨认中,这一点更重要。所有复杂的情况,其实,从最基本的定义出发,都没有任何的困难可言。例如,对于分型,里面最大的麻烦,就是所谓的前后K线间的包含关系,其次,有点简单的几何思维,根据定义,任何人都可以马上得出以下的一些推论:1、用[di,gi]记号第i根K线的最低和最高构成的区间,当向上时,顺次n个包含关系的K线组,等价于[maxdi,maxgi]的区间对应的K线,也就是说,这n个

7、K线,和最低最高的区间为[maxdi,maxgi]的K线是一回事情;向下时,顺次n个包含关系的K线组,等价于[mindi,mingi]的区间对应的K线。2、结合律是有关本ID这理论中最基础的,在K线的包含关系中,当然也需要遵守,而包含关系,不符合传递律,也就是说,第1、2根K线是包含关系,第2、3根也是包含关系,但并不意味着第1、3根就有包含关系。因此在K线包含关系的分析中,还要遵守顺序原则,就是先用第1、2根K线的包含关系确认新的K线,然后用新的K线去和第三根比,如果有包含关系,继续用包含关系的法则结合成新的K线,如果没有,就按正常K线去处理。3、有人可能

8、还要问,什么是向上?什么是向下?其实,这根本没什么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