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治理手段的比较研究

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治理手段的比较研究

ID:16048145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7

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治理手段的比较研究_第1页
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治理手段的比较研究_第2页
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治理手段的比较研究_第3页
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治理手段的比较研究_第4页
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治理手段的比较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治理手段的比较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治理手段的比较研究  盈余管理的存在性已是学术界不争的事实。过度的盈余管理却与会计信息质量相悖,影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误导投资者,影响证券市场的资源优化配置功能。如2011年青海华鼎通过少计提多冲回坏账准备为企业业绩铺路;ST浪莎利用债务重组操控非经常性损益调节利润实现*ST长控的摘帽复市;2012年新大地构造关联交易虚增利润,因此,必须采取必要措施治理过度盈余管理行为。盈余管理可分为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由于两者特点不同,采取的治理手段也有所差异。国内现有文献关于两种盈余管理行为治理手段的对比研究非常匮乏,本文首先

2、比较归纳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的特点,总结两者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两种盈余管理行为的治理手段,以进一步增强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并为监管者提供切实有用的决策依据。  一、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实施特点比较  盈余管理分为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应计盈余管理指管理者通过操控会计应计项目以改变盈余,通常它会影响应计利润,但并不直接影响经营现金流流量。Roychowdhury(2006)认为真实盈余管理是对正常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的过度的有偏操控,旨在影响财务报告结果以及利益相关者对经济业绩的判断,能够直接影响经营现金流量。应计盈余管理主要采用变更会计政

3、策,调节操控性利润等方式进行盈余管理;而真实盈余管理的常用手段主要有:降低可操控费用,销售长期资产,通过超额生产、销售折扣活动提高生产成本,降低当期经营现金流量,通过股票回购、股票期权、融资工具实施盈余管理。就其发生时间而言,应计盈余管理通常发生在期末,通常属于“事后行动”;而真实盈余管理可能贯穿于整个会计期间,有未雨绸缪之势,相对于应计盈余管理行为,真实盈余管理行为更隐蔽。  二、两种盈余管理方式治理手段的比较分析  (一)提高会计准则的质量  提高会计准则的质量是治理应计盈余管理行为的基础,但是对于治理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作用尚不清楚。会计准则制

4、定及监管能够限制公司通过应计项目管理盈余的能力。Ewert和Wagenhofer(2005)研究显示更严格的会计准则限制了企业采用应计盈余管理的能力,导致企业采用更多的真实盈余管理活动。2007年新会计准则的实施限制了一部分滥用应计盈余管理行为,如《资产减值准则》规定不允许转回以前期间已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大大收缩了以往利用资产减值转回制造虚假利润的弹性空间。但不可否认,新会计准则引入公允价值也滋生了一些新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如利用关联方交易、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操控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真实盈余管理。会计准则的制定者应关注准则制度对于规范应计盈余

5、管理活动和真实盈余管理活动的影响,建立一套高质量的会计准则,既要收缩应计盈余管理活动的实施空间,又要防范真实盈余管理活动的滋生。  (二)提高外部审计质量  提高外部审计质量是治理应计盈余管理行为的有效手段,但无法有效抑制真实盈余管理行为。蔡春、黄益建和赵莎(2005)研究表明,非双重审计公司的操纵性应计利润总额显著高于双重审计公司;由“非十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公司的操纵性应计利润总额显著高于由“十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公司。吴水澎和李奇凤(2006)的研究发现外部审计质量与企业财报中操纵性应计利润显著负相关。温国山(2010)的研究结论也表明,企业

6、聘用的外部审计师的审计质量越高,其由于财务报表错弊而被要求重述报表的概率越低。以上研究均表明,外部审计师的审计质量与被审计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程度成显著负相关关系,高质量的外部审计可以明显抑制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何苦、吴澄澄、李逸(2012)研究发现,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企业,其真实盈余管理强度显著大于“非四大”事务所审计的企业,说明我国上市企业管理者采用真实盈余管理逃避高质量外部审计的动机强烈。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外部审计质量的提高反而促使企业管理当局由应计盈余管理转而实施更多的真实盈余管理活动。  (三)完善会计信息的披露规则  完善会计

7、信息的披露规则是治理应计盈余管理行为的补充手段,而对于治理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效果较弱,更多体现了识别真实盈余管理的作用。如企业关于投资性房地产的信息披露越充分,报表使用者越能够判断其公允价值的确定是否公允,报表信息是否可靠,是否存在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完善会计信息的披露规则,要求公司在改变会计方法和原则时尽可能详细地披露其改变对利润的影响,包括增加财务报表附表,详细列示所有调整项目同时还应详细披露部分信息如:人力资源信息、财务预测信息、物价变动影响信息和管理部门对会计信息的分析等。  (四)构造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  构造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能够同时治理

8、真实和应计盈余管理行为。余怒涛(2012)基于产权视角考察了公司治理与真实盈余管理活动的关系,发现产权性质显著影响了公司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