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程管理到课程领导:课程发展的必由之路.doc

从课程管理到课程领导:课程发展的必由之路.doc

ID:16055427

大小:2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7

从课程管理到课程领导:课程发展的必由之路.doc_第1页
从课程管理到课程领导:课程发展的必由之路.doc_第2页
从课程管理到课程领导:课程发展的必由之路.doc_第3页
从课程管理到课程领导:课程发展的必由之路.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从课程管理到课程领导:课程发展的必由之路.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课程管理到课程领导:课程发展的必由之路摘要:随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和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育课程管理理念需要因时因地的更新,以适应时代教育课程发展的需要。从课程管理到课程领导,是教育课程发展的必由之路。关键词:课程管理;课程领导;课程发展目前,课程领导已经从国外引介到国内,并且已经渗透到我国的小学、中学和大学,渗透到普通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中。从课程管理到课程领导,不是概念的简单替换和延伸,而是观念和理念的更新和转变。一、课程管理与课程领导:两种不同的管理理念有人认为,我国使用“课程领导”只是对“课程管理”一词

2、的替换,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区别,但事实不然。传统意义下的课程管理侧重于对课程方面的安排、执行,侧重于自上而下的‘监管’和‘监控’,较多地考虑管理中的技术因素,是一种分层组织式的管理模式。罗伯特·G·欧文斯认为,“课程管理”具有如下的特征:1.坚持等级式的管理和对低层人员的监管;2.确定和保持适当的垂直交流;3.制定明确的书面规章和程序,以确定标准和指导行为;4.颁布明确的计划和日程,以供参与人员遵守;5.在组织等级体系下增加监管人员和行政人员,因为有必要这样来解决组织在不断变化的条件下所面临的问题。[1](95-96)显然,课程管理把“

3、组织视为一个权力和信息集中于高层的等级体系。因此,一些首创性的好主意从这里传递到低一层次去落实”。[1](56)可见,课程管理倡导的是统一化、层级化、秩序化的理念,在这种理念导引下,课程就是一个具有一定秩序的系统,最高管理阶层是这一系统的管理者,学校和教师是忠实的执行者和实施者。而“课程领导”则偏重于对课程以及跟课程有关的人、财、物方面的决策、指挥、创新,较多地考虑管理中的人文、价值和发展动力因素。“课程领导”不是在“控制”别人,而是在“引导”别人作出高层次的判断与“自我管理”(self-governance),激励相关人员投入持续成

4、长的生活方式。美国课程专家兰姆博特提出,课程领导具有以下几点涵义。1.一个团体,而非个别的领导者(如校长),且组织内的每一个成员都有成为领导者的潜能和权利。2.团体内的所有成员一起学习、一起合作地建构意义和知识。领导可以促使建设性转变的学习,学习具有共同的目的。3.透过成员间的交谈,价值观、信念、信息和假设表面化;一起研究和产生意念;在共同信念和信息的情景下,反思工作并给工作赋予意义;促进有助于工作的行动。4.要求权利和权威的再分配,共同承担责任或共享学习。[2]从兰姆博特提出的几点涵义中,我们可以概括出课程领导的以下几个特征。一是共

5、同性。它强调的是一个团体或组织,不是领导个人,是教师和领导的共同体,要达成的是共同的目标。二是平行性。团体中的每一个成员是平等的,教师和学校领导在方向上是一致的,他们具有相同的工作节奏。4三是参与性。强调不是靠领导者个人的权威、命令、控制、监督来实施,而是依靠教师或组织内每一个成员在平等的基础上,参与讨论和决定,即强调以组织目标为中心实施合作,使参与者积极奉献。四是互动性。教师和领导者的行为是一种持续变化、充满活力的互动过程,也是教师和领导者及其他各成员间围绕学校发展问题的互动过程。五是发展性。课程领导关注的是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6、和学生的学业发展,最终达到学校的共同发展。即使参与者认同、适应组织共同的价值和目标,并与个人目标形成联系,达到共同的发展。可以看出,课程领导所倡导的管理新理念,注重和谐环境的塑造和相互作用过程的创立,注意发挥下级领导和全体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充分依靠教职员工的智慧,切实发挥教职员工的潜能,让教职员工分享权力,民主参与,跟教职员工建立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合作伙伴关系;强调合作和团队精神,强调课程不是一个人的独权领导,而是专家、教师以及相关人员在平等的基础上,参与讨论,发表意见,共同解决问题,共同承担责任。它体现的是一种民主的、合作

7、的、互动的、和谐的、开放的、多元的、宽容的思想。这种思想致力于摆脱保守僵化的管理理念,关注真实的教育情境,回应知识的革新和社会变迁的需要,整合个人、群体、组织、社区以及文化的需求,并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员的学业发展。它能够使各成员在课程政策的制定和课程领导的决策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使各成员在一个教育团体中构建知识、达成共识,并朝着一个共同的学校目标前进。由此可见,从课程管理到课程领导的转变,不是一种术语上的简单变迁,而是观念和理念的转变与更新。二、从课程管理到课程领导:课程发展的重要趋势(一)课程的发展需要组建一个和谐、合作的课程领导

8、团队课程领导的实施实际上是在组织/团队中进行的,是一个共同决策的过程。营造好一个课程领导的组织/团队,是实现有效课程领导的前提。课程的决策、实施和开发,需要组织/团队的努力和创造力,需要校长和全体教师的群策群力、精诚合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